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长和陆老爷子对视一眼。
      村长上前回话:“启禀大人,这是一位高人所赠,高人已云游四海,我等不知高人所踪。”
      县令点点头,未再深究,放下图纸,心中感叹,能拿出如此精美的纸张,画出如此奇特的建筑图,绝非寻常之人,既是高人,凡人哪能随便觅得踪迹。
      他抬头看了看屋内格局,也十分好奇,便起身让村长带路,参观起来,看了一楼,又上了二楼,对楼房的巧妙设计赞叹不已。
      站在留下的窗口前,向远处望去,只见大片的农田郁郁葱葱,和这一路所见完全不同。
      在大越,百姓收完一茬庄稼,为了养地,都会空到第二年春天再下种,现如今大半田地都空着。
      然而,在这个村子里,田间却还长满了庄稼,一派生机勃勃。
      县令率先走下楼,站在堂屋,对村长说:“李村长,听闻你这个村子种植了不少新粮种,还有一套新的种植之法,可与我仔细说来。”
      “是,大人!”
      村长就仔细把从发现粮种,到种植收获,都说了一遍。
      县令听的啧啧称奇,称赞道:“李村长,想不到你们竟然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才来到这里,又能试种出如此高产的新粮种,真是意志坚定,都是有大能耐的人,确实让人佩服!”
      “多谢县令大人夸奖,这都是草民等人该做的!”
      村长谦虚的回道。
      “李村长真是过谦了,尔等此举非同一般,真是开创了先河啊,应该值得嘉奖!”
      “多谢大人夸奖!”
      众人更加感激县令的夸赞。
      “李村长,本官此次,正是为你村新粮种,新种地之法而来,你先带本官去田间查看一番。”
      “是,大人,您请!”
      村长说着,在前面带路,领着县令一行人往田间走去。
      走在田间的大路上,阡陌纵横,水沟大路都规划的非常整齐,路边水沟边花草如织,小树随着微风摇曳着,田里的庄稼高低起伏,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村长和陆老爷子还有几位族老陪着县令一行人从北到南慢慢地观看着,村长仔细的介绍着每一种作物的习性,还有成熟时间。
      县令听的连连点头,禁不住问道:“李村长,这些作物长势如此喜人,地力可能跟得上?”
      老百姓都知道,地力好,庄稼才能丰收,如此连番耕作,庄稼后继无力,怕是要欠收。
      村长忙说:“大人有所不知,我们村子有一种堆肥积肥之法,能在短时间内发酵成熟土肥,可增强地力,确保庄稼丰收。”
      县令大惊,“真有此法?”
      要知道,大越百姓这些年生活困顿,人尚且不能饱腹,哪里还有余粮喂养家禽家畜,粪肥稀缺,田地肥力不足,导致粮食产量低下,这确实是一个困局。
      如今这个村子,竟有积肥增产之法,怎能不让人惊喜!
      “大人,确有此法,只需用腐叶草根等生活垃圾,混合尿液泔水,与土搅拌均匀,然后密闭高温发酵一月有余,便可施肥,可抛洒亦可埋于作物根部,就能确保作物生长所需肥力。”
      村长说完之后,找了一段树枝,刨开了路边一块玉米地里玉米的根部,对县令说:“大人请看,

第166 章 阡陌纵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