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对自家的兄弟一样。
尤其是那个小丫头,皮肤白皙如玉,唇红齿白,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显得很是活泼灵动,头上扎着两个小包包,一笑眉眼弯弯,看着就讨人喜欢。
陆家的几个妇人也看起来很贤惠,手脚麻利的端着饭食,都是笑意盈盈,神态平和娴静,并不畏畏缩缩小家子气。
老安王吃着手中的大包子,心里暗暗点头,这家人的气度,的确不似寻常人家。
吃过早饭,村长又过来了,和陆老爷子还有老大夫陪着老安王在村子里四处逛逛,孩子们也没事,就跟在后面去玩儿。
路上碰到不少吃过饭去地里干活的村民,都急忙给老安王叩头请安,老安王都让起身说话,并告诉村民们,以后不必行大礼,只需问安就好,村民们都高兴的应着走了。
来到祠堂,宽阔的广场用条砖铺设,尤其是广场边的健身器材,引得老安王好奇的上去尝试,老安王大赞好东西。
罗逸和赵文谨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健身器材,也大感新奇,跑过去一一玩耍,一圈下来,大呼过瘾。
站在高高的戏台上,对面是学堂大门,红砖白线的围墙隐在青松绿竹中,老安王下了戏台,往前走去。
北面是祠堂,高高的围墙外也是绿树成荫,从外面只看到红墙黄瓦的祠堂露出屋顶,大大的门上挂着“新庙公祠”四个字,两边的对联寓意也很不错,整个祠堂看起来庄严肃穆,很有气势。
祠堂的门平时都是锁着的,只有祭祀或者有大事时才会开启,老安王也没有进去,只是远远的看了看,就径直往学堂而去。
进了学堂,学堂里的规划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操场宽阔,花圃草坪,青松翠竹,都让人心情舒畅。
来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桌椅一应俱全,只等先生来授课了。
老安王问:“这是给村里孩子们建的学堂吗?怎么不见有孩子来上课?”
“禀老王爷,这学堂也才建起来不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村长忙回答。
“噢?要什么样的先生才合适?”老安王好奇的问。
“这,也没有啥特别的要求,重要的是先生的人品要好,不要太古板!”陆老爷子见村长向他看过来,就开口说话。
“还有就是村子里孩子多,我们想让男娃女娃都识些字,还有就是村子里种的地也多,我们就想着让孩子们上半天课,半天在家里帮着干些活。”
“嗯,读书使人明礼,劳逸结合,如此甚好。”
老安王点头赞同,又说:“先生的人品确实很重要,这读书人也良莠不齐,人选要慎重,免得误人子弟。”
“是,草民记下了。”村长忙躬身回答。
“想不到李村长如此开明,要让村中女童读书识字,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了!”
村长忙惶恐的回答:“老王爷缪赞了,草民愧不敢当,草民等人举村逃荒到这里,人丁单薄,亲戚朋友杳无消息,孩子们都是村里的希望,男童女童都是至亲血脉,自不能厚此薄彼,女童识些字并没有坏处,如今条件好了,大家伙儿自然都希望孩子们以后过的更好!”
第220 章 有一件神奇的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