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还不知道安王府是什么态度,这些东西一旦面世,拿到外面去卖,还不知道会引来怎样的麻烦。
      如今虽然有安王府,可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人也有不少,就是不知道安王府能不能镇的住。
      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安王府入伙。
      可是现在,三叔他们也才有这么个构想,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一切还是空谈,还是等三叔他们试试水再说吧。
      陆老爷子找到村长和族老,把陆老三他们的设想说了一遍,众人经过一番商议,很快就定下了章程。
      砖窑和玻璃窑都算是集体产业,砖窑由村长家的二儿子李松带头,带一些村民专门烧制红砖、瓦片和条砖,还有各种瓷器。
      玻璃窑由陆老二带头,挑选几个村民专门烧制玻璃,水杯,花瓶,碗盏和镜子这些精巧的小玩意儿。
      烧制出来的东西,由陆老三他们销售,售卖所得他们各得一成,村里公中一成,用于村中事务所用,剩余的按村中人口分成。
      还有就是,去烧砖烧玻璃的人,都按技术不同每月发放不等的工钱。
      村长敲响了村口广场的铜钟,召开了村民大会,把商议好的决定通知了村民。
      “乡亲们,事情就是这样的,我已与族老商议决定,让村中每家出一个人,自愿报名,去烧砖还是烧玻璃由你们自己决定,所有的章程我会张贴在祠堂门口,稍后回去都商讨一下,愿意报名的到我家来。”
      下面的村民们议论纷纷,都十分高兴,这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谁不乐意,到年底还有分成拿,一个个都笑的合不拢嘴。
      “村长,我们做木工的能不能也专门开个家具作坊,把咱们村这些好看的家具都做出来,也卖出去赚些钱!”
      李木匠的大儿子李木生在下面大声说。
      这两年,李木匠带着两个儿子,和村里的几个小子给村里做房梁,做门窗和家具,也是经验丰富了。
      听到村长要让村民烧砖烧玻璃赚钱,也动了念头,他的大儿子更是跃跃欲试,他们不想到外面去揽活,又不想丢掉自己的木工手艺,就想和陆老二他们一样,专门成立作坊做木工活。
      村长听了李木生的话,倒是心里一动,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开口说:“也行,这个提议也不错,不过还要订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容我回去和族老商议再说。”
      陆老爷子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就是让李木匠带着两个儿子和几个学徒,做一些精致的盒子,专门用来装玻璃制品,还有镜子,也需要框架镶嵌起来。
      小到巴掌大的手把镜,再大一些的梳妆镜,还有更大的穿衣镜,做上漂亮的框架,既提升了档次,还方便使用。
      尤其是成套的玻璃制品,玻璃碗组合,茶具套装,酒具套装,有了精致的盒子,那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
      说完了事情,大家都三三两两的往家走去。
      村长走在后面和陆老爷子说:“陆老哥,你看这大家伙儿都分了几部分,每个作坊里都要有个识字会算账的才行,平时算个小账还行,这作坊的往来账目怕是做不了!”

第 232章 的确大有可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