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宝珠浏览着电脑上关于治水的资料,还有建水库修水渠的一些资料。
      她看到西北好些有名的水库,都是建在山崖峡谷中,不过这都是大工程,古代可没有水泥,修建水库没有水泥可不行,难道为了这个还要让水泥面世吗?陆
      或许不用水泥,古人也有办法修建水库。
      陆宝珠觉得与其自己在这里胡乱猜测,不如问问阿爷他们。
      毕竟她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并不多。
      先拉出来了一张现代水库大坝的图纸,陆宝珠出了空间。
      把修建大坝的设想告诉了家里人,又把图纸拿给他们看。
      陆老爷子和陆老大兄弟几人看过图纸之后,都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宝丫,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水库大坝?”
      陆老爷子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有些不敢置信的问着孙女。
      “对,阿爷,你是以咱们大越现在的建筑水平和材料能建出这样的大坝吗?”
      陆老爷子思忖过后,有些犹豫的说:“可能有些难!这样宏伟的建筑,花费的人力和财力必定非常惊人,最重要的一点是材料!”
      “材料?难道以大越现在的材料不行吗?”
      陆宝珠知道现代有不少闻名世界的建筑,华夏的万里长城不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吗?
      还有不少城池的建造,都屹立千年不倒,说明老祖宗们对建筑用料已经总结出来了不少经验。
      不过到后世,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淘汰了一些古老的东西,许多建筑材料都被更经济更实惠的合成材料取代了。
      “主意是要防水防腐蚀,还要承受水的冲力,普通的材料不行!”
      陆老爷子到底经历过不少事,想的也多,直接抓住了重点。
      陆宝珠也陷入了沉思。
      刚才她查看了不少资料,发现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变迁都有大旱大涝的身影,从上古时期就有大禹治水,直到后世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和登峰造极的三峡水利工程,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从古至今,不管是疏还是堵,都体现了人类在水利建设中的卓越才干。
      虽然好多大型水库都是在建国以后修建的,但历史上也有不少治水成功的例子,华夏民族基建狂魔的基因,自古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人类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基建,从山顶洞人到后世的高楼林立,从生吃活物到美食无数,从步行到驯养代步牲畜再到上天入地,人类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也是从原始社会一步一步发展到了现在,古人的很多经验和成就,也是不可否认的。
      可是,历史上治水的事迹不少,好像并没有遗留下来的水库。
      陆宝珠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就是材料不行,还有就是勘测技术落后的原因。
      “倒不是我们妄议,现在大越的国力太弱了,财力跟不上需求,这样宏伟的大坝,修建起来恐怕有些困难。”
      陆老爷子看着图纸,又说道:“宝丫,你的设想确实不错,只是现在恐怕真的行不通!”
      “阿爷,在西北修建水库和河道,最大的功用在于维系百姓生存环境,利于农事,虽然免不了劳民伤财,却利在后代!”
      西北人口稀少,河流分散,没有大的江河湖泊,发生水患的可能几乎为零,修水库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水资源,缓解旱情。
      她看了枣县的县志,知道黑河的发源地在天山。
      虽然她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西北,和前世的西北地貌是否一样,不过只要在天山山脉找到几处适合修建水库的地方,建几座小型的水库,应该还是可行的。
      天山雪水融化汇流成河,长年奔流不息,若有效治理利用,应该能很大程度的缓解西北干旱的情况。
      而且陆宝珠知道,人都得在大环境中生存,新庙村建的再好,村民们再勤劳致富,也得周边的环境安稳,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如若西北大旱,民不聊生,塞外游牧民族若再趁机入侵,引发战乱,到时恐怕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nbs

第 270章 一块肥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