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人在街上边逛边打听,又找了另一家牙行。
      这家牙行的掌柜,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听说他们要买铺面,忙拿出一本册子,热情的介绍起来。
      听了掌柜的介绍,父女两人比较了一下,决定先去看看东街上的一间,还有南街上的两间铺面。
      让牙行掌柜的带路,几人先来到了东街上。
      这间铺面以前是一间酒楼,两层建筑,砖木结构,里面布局也挺好的,就是有些老旧,不过价格也便宜。
      听说之前的掌柜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几年,不想儿子是个有出息的,考上了举人,又花钱捐了个小官,带着家小赴任去了,这间铺面就委托给了牙行售卖。
      这处铺面位置很好,离县衙也近,治安不错。
      陆宝珠心里暗自琢磨,铺面老旧些也不要紧,卖铺面的一般都是连地契一起买,只要位置好,先暂时租出去,过几年还可以拆了重建。
      父女两人又随牙行掌柜,来到南街上。
      这间铺面是卖酒的,铺面倒是不大,看着有一百多个平米,是两开的门脸,带着一个小院子。
      房主就是县城人,因为老人过世了,兄弟三人分产不均,最后决定卖了铺面,钱财平分。
      不过这间铺面修建好才几年时间,价格有些偏高。
      不过人家毕竟是花了大价钱修建的,用料做工都实在,价格贵一些,也还能接受。
      位置好,铺面新,租金也不会太便宜。
      二人感觉这两间铺面都不错,就定了下来。
      东街上的酒楼虽然老旧,但位置好,面积大,售价是三百八十两银子,南街上的铺面面积虽然小一点,但是新建的,售价二百两。
      陆宝珠让她爹砍了半天价,掌柜只低了五两银子,说这是主家的底线,最后以一百九十两银子成交。
      三人签了契书,到衙门盖了章,又画了押,两间铺面算是成了陆家的产业。
      办完了手续,天色渐暗,两人随意找了一家卖馄饨的小饭馆,吃了饭。
      吃饱后,父女二人又牵着牛车,向县库仓场的方向慢慢走去。
      天黑后,街上行人匆匆,都是赶着回家的。
      县城外还有不少流民,虽然很多壮年都去挖沟修渠了,可毕竟还有不少游荡的流民,县城里的宵禁时间也提起了。
      过了子时初,要是还有人在外面晃荡,就会被巡街的衙差抓起来。
      夜风轻轻的吹拂,带着燥热的气息。
      时间还早,父女两人来到白天观察好的地方,看见四周无人,人和牛车都先进了空间。
      把大黄牛拴在草地上吃草,陆宝珠让她爹在采摘园先歇着,她自己就去巡视空间里面的田地。
      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在这里可以干好多事,看着有成熟的庄稼,就收割了,再种下去。
      陆宝珠还把采摘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就堆在田野间。
      放着也能保鲜,摘下来后还能重置,只是不方便往外拿,有些可惜。
  

第 293章凤毛麟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