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华夏本土的一种产物,和红薯一样,都是薯科植物,产量非常高,古代在西南一带,是老百姓的主要口粮,其种植价值一点都不比小麦稻谷低。
这种大型采集活动,陆宝珠一点都不陌生,新庙村就经常有这种集体劳动。
枫林村全村人都出动,有将近一千人,太老的老人和太小的孩子除外,也有七八百人。
大家赶着家里的马车,牛车,驴车,拿着竹竿,背篓,竹筐,篮子,麻袋,全副武装的出发了。
舒雅三姐妹和陆宝珠还有玉儿坐在一辆马车里,舒兰给陆宝珠介绍着情况。
“今天大家要去敲核桃和板栗,等到把板栗这些全部拉回去,再去挖甘薯,挖竹笋,采蘑菇,要忙活好些天呢!”
“哇,这么多吃的,都是野生的吗?”
陆宝珠非常配合的问她。
“不错,外面的那几个山头都是枫林村的,山上的山货也是枫林村的,全村人一起管理,一起收获,然后再平分给每户人家。”
舒兰继续叽叽喳喳的解说着,陆宝珠点头回应。
“宝丫妹妹,西北也有板栗树和核桃树吗?”
舒雅在一旁好奇的问。
陆宝珠就把新庙村的建设和规划,给她们解说了一遍,小姐妹们听的睁大了眼睛。
“哇,宝丫妹妹,你们村子一定很美!”
舒兰羡慕的说。
玉儿眼中也迸射出向往的光芒,她从陆宝珠口中的描述,在心里勾勒出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真是太美了,就像人间仙境。
浩浩荡荡的队伍,很快来到了山外的枫林湖边。
枫林湖就是之前枫林村的位置,几十年前的那场特大洪灾,使这里形成了面积不小的堰塞湖。
这个大湖和北境最大的河流怒河相接,形成了一条水路,可以直通郓州和定州,只要乘船,逆流而上,一日就能到达定州城外的东广县渡口。
怒河西面是定州,东南面就是郓州,乘船非常方便,枫林村就有自己的船,都停靠在枫林湖码头上。
沿着枫林山下的大路,村民们往南走了三四里路,就拐向一条山路。
这条路虽然没有通往县城的大路宽敞,不过也修整的非常平整,用石板铺设了路面,能通过两辆马车。
这条路一直通到了枫林山里面的一个山头,这里有几个山坡的板栗树。
现在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一个个刺球挂满了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众人把赶来的车子卸在山脚下,让牛马各自去山坡上吃草,然后男人们拿着敲打板栗的家伙就进了板栗树林。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山坡上滚落了一地刺球。
又有人拿着大扫帚,把刺球从山坡上扫下来。
妇人孩子们都戴着手套,拿着石头就开始砸刺球。
忙活了十几天,才把这些山货都收回来。
陆老爷子一家都参与了这次秋季采收。
众人对跟着干活的十几个青卫都非常好奇,不过也没有乱打听,都在私下里自己人猜测。
这次回来,枫林村还有好多和陆老爷子同辈的老人,都轮流请陆老爷子去喝酒叙旧,陆老爷子也没有拒绝,不过也没有空着手去。
这些都是和他年少时一起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儿的好伙伴,虽然这么多年没见,可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大林啊,这次就不走了吧?”
村长铁锁让老伴炒了两个小菜,让儿子请来了陆老爷子,两人边喝酒边闲聊,村长问陆老爷子。
陆老爷子叹口气说:“这件事,我也是左右为难!哥,你也知道,我在那边也好几年了,不说家产多少,已经习惯了那边的生活,还有一点,就是我的小孙女已经定到了那边,要是我们回来北境,就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我们都舍不得啊!”
第 452章堰塞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