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七十三章 辽东城破,不封刀![2/2页]

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造孽牌大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辽东城外。
      老程命人打扫战场。
      没到一个时辰的光景,辽水河两岸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
      将敌军和唐军的尸首分开,就地焚烧,唐军骨灰承装在大坛子里面。
      一群文官开始拿起纸笔,忙前忙后的做战后统计。
      河岸东侧,高句丽的防线上依旧残留没有熄灭的大火,河岸和防线之间,也全都是没有清理的血迹。
      五百人的敢死队,只活下来不足百人。
      这让老程很郁闷,经过详细的盘问和研究才发现,敢死队过河之后,误判了对方的人数。
      原本辽水河防线只有五千人防守,他们一轮爆破筒丢过去支撑到大部队过河是没问题的。
      但是,辽东城内突然又跑出来两千轻骑和五千步卒,这五百人是顶着无情的箭雨和骑兵的大刀,咬牙舍命掩护主力渡河的。
      甚至是,营地上还有床弩和车驽。
      高延寿几乎把辽东城一半的重武器,全都安置在了河东岸的防线上。
      老程很奇怪,看着防线和河岸的距离,给出来一个判断,高延寿是个二把刀,不会打仗。
      如果就在河岸旁设伏,大唐要渡河难上加难,虽然有火炮的优势,但伤亡会高于现在。
      行军长史,将统计的伤亡报告递到老程面前。
      唐军伤亡两千,高句丽阵亡八千余人,还有三千多人溃逃。
      大战之后,老程驻扎在辽水河畔,修整两日。
      给李世民送了奏报,两日后,进攻辽东城!
      辽东城,东侧有山,是一处重要的堡垒型城池。
      古长城年久失修,高延寿就带领居民修葺长城,把古长城加宽加高,易守难攻!
      过了辽水河就相当于进入了高句丽的境内,老程完全发扬三光风格,沿途的田地全都抢光,抢不完的就烧光。
      不得不说,中原人对高句丽、扶桑这两个国家是十分仇视的。
      纵观历史,无论是哪朝哪代,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会遣使去命令高句丽和扶桑先是骂一顿:你丫的小垃圾脏兮兮,咳喇鼻涕你个烂芭比!
      然后无比霸气的告诉对方:必须臣服,必须纳贡!
      相对于高句丽而言,小矮子最开始都很会做人,把宗主国哄得五迷三道的。
      可高句丽就不行了,因为他不占理!
      别管是哪个国家,就算是最完犊子的晋国,还能挺直了腰板向天下宣布:辽东是老子的!
      白马义从公孙瓒在三国时候,不算是最能打的,还把辽东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还差点灭了扶余国。
      趁着中原大乱,姓高的就飘了,占了辽东郡就不走了。辽东那时候穷,穷则思变呗,看谁富裕就抢谁,当时是谁最富?肯定是中原!
      于是,老杨三大征,你不能说老杨败了,基本上是半斤八两,两个国家都不好过。自从那个时候起,两国势同水火。
      然后呢,还冒出来一个小三,那就是新罗,新罗女王这个绿茶婊一会儿委身于高句丽,一会儿委身于大唐……嗯,像极了一幕相杀相爱的言情戏。
      老程于是下了一道军令,完全遵从李世民的意愿:辽东城破,不封刀!

第八百七十三章 辽东城破,不封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