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两?这要是搁刘希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一定觉得是笔大买卖,但是现在不同了!
就拿最近三次出货来说,每次成交的利润都在二十两以上,第三次甚至是八十两,刘希觉得二十两一张方子忒不划算!
“张买办,你说的这个我们家没有办法合作啊,首先,我家现有的吃食都是家里人以前做惯了的,所以做出来大家都很赏脸,但是您说的这些蜜饯点心家里人从来都没有吃过,更别说做了,再者,家里真正有手艺的人现在没办法做吃食,人现在怀着孕,所以抱歉呀,我们家爱莫能助了!”
其实这话刘田已经说过一遍了,只是张买办不相信,现在爷俩说的一致,张买办也没有办法,只能就此作罢。
听张买办的意思之前的货卖的很快,价格也卖的不错。
“刘田,咱们之前的生意还是要正常做的,这次我们要的货量大,你家能做吗?”
“敢问张买办这次要多少?”
张买办从袖中拿出一张纸,说道:
“这是这次的订单,葵花籽、花生、腌菜要的量都在上面写着,最迟十五就要来拿货,你们看看。”
刘田看了一眼就把单子给了刘希,刘希一看惊住了,这么大的量不愧是阎记!
“张买办,是这样的,要是您能帮忙在初七之前带来原料,十五得到话没有问题!”
张买办惊讶的看了看刘田,没有想到刘希已经开始在生意上施展拳脚了!
刘田则是笑着帮着刘希打圆场:
“家里看着小希很有做生意的天分,所以就放心让她试试,反正都是自家人的生意,赚了赔了都没关系,孩子能有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刘希适时羞涩一笑,这件事儿就算遮掩过去,几人又将话题引到生意上。
“原料好办,我们阎记每天都有船在临江镇码头靠岸,你们给我一个单子,要多少写清楚,进价也写上,我让下面的人去办就好了。”
“那再好不过!”
说罢刘希就拿过旁边的纸笔开始列单子,下笔行云流水。
看得出来这段时间刘希的字帖很有成效,虽然字还是不好看,但是起码已经能正正规规的写出来了。
“行了,码头上比较忙,我这就走了,对了,我看你们店周围安排了不少人看着,不错,这段时间不太平,听说这次洪涝上面震怒,玉田县令都换人了,你们多用心些,想必没有多长时间流民就能被安置好了。”
张买办拿着已经签好的契约走了,刘希很是感激张买办的消息,从店里拿了一些这段时间研究的卤菜让张买办带回去尝尝,张买办高兴的走了。
阎记的速度真的很快,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张买办就派人来报信,说是之前说好的原料已经从邻县出发,最多两天时间就能到,让希记安排好人手去码头接货。
果然,刘希提前就拿到了原料,这次的量很大,刘希索性让金达将孩子们都叫回希院去帮忙。
已经能走路的何大军则住在店里,和纪大年刘田韩老爷子一起守在店里,以防有人来抢店。
张买办的消息很快被证实,十月十三这天,刘希从大水村去镇上的路上明显感觉到盘桓在这些路上的流民少了很多!
有些成群结队的往不同的村子走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新上任的县令已经下令让各镇各村分别吸收不同数量的流民,大水村也是一样。
第121章 张买办亲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