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徐川看到算盘和石头的表态,知道他们觉悟还是很高的,毕竟还是从老部队一路成长起来的老兵油子了,这点事情还是看得清的。
      “大家首先对着司令部的命令没有异议,这是我们一致的意见。”徐川首先就把这个基调定了下来。
      “那么如何对扫荡的部队进行阻击或者说是干扰,大家有什么想法吗?”徐川紧接着又抛出了棘手的问题,这也是司令部的命令,这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县大队来说。
      没错,根据地给徐川县大队的命令就是竭尽全力干扰武义县的日军部队的扫荡。
      因为对于根据地来说,上头已经大致了解到了这次扫荡的规模与兵力,只能说这次扫荡对八路军来说可谓是九死一生。
      从大的局势上来看,可以这么说吧,在抗战的前几年的扫荡中,后方的根据地都是没有能力跟日军进行扳手腕的。
      因为不论是士兵的素质,还是后勤的供应上,两者都是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司令部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找一线生机。也就是进行快速的撤离,或者突出包围圈,更明确的做法就是化整为零,保存有生力量。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时间,不论是跑出包围圈还是撤离。
      而这些时间的获取,除了对着前往形成包围圈的日军部队进行阻击之外,还要求像徐川这样的县大队的游击的部队进行一切的袭扰活动,尽可能的拖延敌方的集结时间。
      对根据地来说,在武义县这个地界,武义县的日军部队如果能够很快的集结,并开往根据地进行夹击,那可真是一件坏事。
      因为武义县毗邻燕山山脉,这可是位于根据地撤往大山的要道上,要是这一条道路被武义县的部队给堵住了,那么对于撤离的主力部队来说,就少了一条撤退的道路之外,还可能会面临着很为严峻的攻击态势。
      同时很不幸的一个消息是,日军这次扫荡的集结速度很快,集结的部队也很多,还从多个方向进行着包围。
      就算根据地现在调一支主力部队来对着武义县进行阻击也是很难的事情,不仅是时间上来不及,同时也是因为根据地的兵力不足。
      外调来不及,那就只能从本地找办法了。
      在武义县地界上的八路军的部队,也就只有徐川这一只部队了,而这也给了徐川很大的压力和要求。
      而且徐川和根据地也不知道的是,在他回来的这段时间,武义县已经到了一支日军的扫荡大队,这也使得武义县的日军部队得出动已经迫在眉睫了。
      但庆幸的是,由于徐川的一波县城操作,尤其是炸军火库,这个动作大大的拖延了日军的出动速度,至少在短时间内日军的大部队是不能够出动了。
      不过徐川也知道,只要下一批的运输中队的物资到达武义县之后,那么扫荡估计就会马上开始了。
      “本事,咱们现在的实力只能说是很一般,我估计连九路军那帮野小子,咱们都比不上。”石头终于是把他想要说的话给说了出来。
      尽管这个事实很为残酷且现实,但是这是确实存在的。陈峰在一旁也点了点头,尽管陈峰认可县大队的训练方式以及氛围,但是士兵素质这个东西可不是一时半会说能够提升就能够提升起来的。
      “本事,咱们的弹药和粮食也快只能够打一场小仗了。”算盘抽着他的大旱烟,边吐着白雾,边愁眉苦脸的说道。
      徐川看着众人的脸色,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任务时很为艰巨的,但应该怎么办呢?总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吧。
      一阵灵光闪过,徐川的脑子里面想起了之前胖翻译交代的一番话语,运输中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到达武义县城,对着这次扫荡进行着一次补给。
      县大队那么要是能够把这次补给劫走,那么徐川不就已经可以完成这次阻击扫荡的任务了,同时还能够装备自己的部队,这可真是一件一箭双雕的好事啊。
      徐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在座的三个人,三个人都认可这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有一点很是重要的,因为运输这次补给的守备部队可不是几十个日本兵,而是二三百个日本部队,不仅有着步枪,机枪,更有着专属的迫击炮和其他的重火力。
      “咱们可得好好想一想怎么打这支部队,光靠我看到的这些新兵部队,只能说是鸡蛋碰石头,不堪一击。”说到如何打日军,陈峰首次的开了口,也很是中肯的给了个建议。
      毕竟陈峰可是打过多次国军大战的老兵了,他从上海到南京都是这样子从死人堆里面过来的。
      对日军的战斗力的评比,他可是最为权威的发言人了,在徐川这帮人中间。
      陈峰对着三个人,一阵火力配比分析,士兵的军事素质分析,以及兵力和地形等等,都是敌强我弱的态势,这一现实直接给徐川刚刚冒起来的火焰浇了一盆冷水。
      “虽然通过地利,埋伏以及地雷等等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的削弱日军的兵力和扰乱他们战阵部署,但是几十个人打几百个人,这只能说是白日做梦。”陈峰最后给出了他的结论。
      说到底,人还是不够啊,那应该从哪里再搞来这么多的人马和武器装备呢?
      根据地?估计时间上来不及,搞不好还是痴人做梦,浪费时间。
      直接招兵?这可是抱佛脚,而且把人命当草芥,徐川不会干的。
      徐川心中冒出了难道这个计划就要胎死腹中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现在唯一的办法了,也是最好的办法。
      众人一阵沉思。

第三十四章 根据地的命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