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子了吗?几天了?”因沈绎每日起的晚,银雁和紫玲都是先给霍平朔布早膳,待霍平朔出府去军营后,两人再回主院服侍沈绎起床、用膳。
所以,正在布早膳的紫玲,小声与银雁说着悄悄话。
“十来天了。”银雁低声回着,手上的动作没停。
紫玲:“是不是太安静了?”
银雁:“估计是想明白了,嫁人总比死好。”
紫玲凑近银雁的耳边,压低声音:“谁说她了,我说的是主屋那两位。”
霍平朔那日在主屋住下,银雁和紫玲自然是知道的。
第二日她俩特意早起烧了热水,等着屋里传话。
结果霍平朔与往常一般,自己穿戴整齐后,直接去了膳厅用早膳,沈绎则是骑着被子,睡到自然醒。
两人瞧那床上的被褥和沈绎的样子,就知道,他俩就是真的睡了一觉,只是一觉而已。
接下来的日子,她俩日日起的比鸡早,天天睡的比狗晚,一锅又一锅的热水烧着,结果与第一日并无区别。
“是有点安静。”银雁回道。
紫玲:“要不今晚,咱俩守个夜吧。”
银雁用胳膊肘撞了一下紫玲,提醒她禁言,到时辰了,霍平朔应该马上就入膳厅了。
沈绎睡醒后,坐在床上,看着窗下的胡床,被子已经被霍平朔收回柜子里,矮几也放了回原来的位置,好似从未有人睡过一般。
要不是每晚她都亲眼看着霍平朔曲着他那大长腿,睡在这窄小的胡床上的,她还真觉得这里没人睡过。
她又想再问一次:这是嫌弃她,还是与她避嫌?
沈绎看着那胡床,对银雁说道:“换个大的。”
“郡主,胡床哪有大的啊,再说了也不睡觉用,这么大正好。”
“找木匠定做一个,天热了,晚上在窗下睡觉凉快一些。”沈绎说完,又补充道:“快点做。”
瞧那男人的样子,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能搬回书房睡了。
至于上床睡,估计也不太可能。
那晚从顾芷柔院子回来后,霍平朔就再也没有碰过她一下,好似在营房的“说好话”全然没有发生过一般。
两个人又回到了以往按步就班的生活。
紫玲脸上带着汗,从外面回来:“郡主,薛洋到朔阳关了。”
“让他带的种子,都带过来了吗?”
紫玲:“都带过来了,放在山水商行了。”
此前贾襄到朔阳关时,北城正好发生了流民动乱。
贾襄第二日离开前,沈绎让人给他传了信,调薛洋来朔阳关时,让他顺路带一些蔬菜瓜果的种子。
如果没有流民动乱,沈绎还想不到这事。
沈绎:“让他修整两天,然后启程去长戎和北戎部族那边。”
守着边境,不搞通商,沈绎觉得自己会很亏。
边境贸易,实打实的挣钱,现在已经有商队开始涉足,她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个来钱的渠道。
只是,她想做的,和现在那些商队,以及水字号商队的东西完全不同,因此需要薛洋亲自跑一趟长戎和北戎部族那边,去实地调查一下。
“至于种子,就先放那吧。”
如果没有军饷的事,这种子沈绎会直接以应景年的名义,交给霍平朔。
可经此一事,再这般打着应景年的名义,对她和霍平朔之前应当是无半分好处了。
这男人难糊弄,也更难哄。
要不是遇到劫匪的事,可能这会儿,她还没把人哄好呢。
又和紫玲交代了几句关于山水商行的事后,沈绎起身去了西院,给军中选来的人上课。
 
第72章 沈绎又花钱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