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当时他二舅家可高兴坏了,也不嫌弃他大舅败家了,纷纷都夸他败的好,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大舅以前只知道玩,对农活一窍不通,他媳妇儿又生了三个娃,天天都张嘴要吃的,后面夫妻二人都要下田干活,不然根本不够吃,后半辈子也只能在田里讨生活了。
顾惊墨看了看他大舅母,跟大舅也差不了多少,旁边还牵着一个小孩子,约莫6岁大,应该是他们的孙子。
顾惊墨从口袋摸出一个红包,然后递给小孩子,小孩子可能没有见过他,有些怕生,往大舅母后面躲。
大舅母笑了笑,“小孩子健忘。”
说完又把她孙子牵出来,“这是你二表叔,以前过年还给你拿过糖呢,不记得啦。”
小孩手里牵着熟悉的人,也不那么怕了,怯生生的叫了声,“二表叔。”
“哎。”顾惊墨应了声又摸了摸小孩子的头,把红包放进他手里。
旁边坐着这位就是二舅和二舅母了,两人也都是当了爷爷奶奶的人了,孙子孙女一人牵了一个,其中大孙女比大舅家的孙子还要大两岁。
后面坐着的就是大姑一家和三姑一家了,三姑比母亲还要小一点,嫁的人也比较好,平时没怎么操心,不出老相,倒是大姑这边,夫妻二人都看起来苍老的很,而且面带愁容,对着顾惊墨笑着都带着一丝苦相。
三姑幼时就爱和顾母比较,少时比谁嫁的好,年纪大了就比谁家孩子更有出息,听母亲说,当时由于家里的钱差不多被大舅败光了,选给三姑的丈夫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三姑还在家里大闹了一场,最后被姥爷打了一顿,才哭哭啼啼的嫁了过去。
开头几年可能是怄气,一直没有回娘家,也不跟几个姊妹走动,后面父母病的厉害,才回去看了一眼。
不过给她选的丈夫家庭环境单一,没有什么腌渣事,丈夫大事小事都听她的,公公婆婆也在她头胎生了儿子后,都事事顺着她的的意。
后面顾家出事后,顾父这边的亲戚都离的远远的,生怕粘上,倒是三姑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和顾母有了来往,只是可能存着点攀比的小心子。
如今顾惊墨结婚了,看三姑这表情,可能又有些较真儿。
“大侄子,你今儿娶媳妇儿,怎么这么久了也没有看到新娘子呢,听你妈说还是个知青呢,不知道长什么样子哦,带出来给我们大家伙瞧一瞧啊。”三姑说完就看着顾惊墨,等着他把新娘子带出来。
“一会吃饭时就来了,今天起的有些早,我让她先休息会。”
顾惊墨边说边给二舅的两个孙子孙女递红包。
三姑听到这话,眉毛一竖,眼睛一弯,张嘴就劝说道,“大家都在忙呢,她刚嫁过来就躲进屋里偷闲,哪家有这么给别人当儿媳妇的。”
顾惊墨其实知道三姑是因为她儿子还没有娶到媳妇儿,现在自己这种家庭都娶到了,还是一个下乡知青,妥妥的知识分子,心里又开始比较,所以也不恼她刚刚说的话。
不过自己的媳妇儿,那肯定是想怎么疼就怎么疼,还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对着三姑说道,“现在有我一个人忙就够了,三姑,你家大山跟我一般大,肯定也快要结婚了吧。”
第34章 亲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