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太太点点头,没有异议。
“闺女,我回家拿钱和口袋,去哪儿找你?”老太太经常出入黑市,也是懂事的。
姚雪沫想了想,“我去不远处的那棵老榆树下等你。这里人多,人多眼杂。
“我带了一二十斤米面,二三十个鸡蛋,不过我没带秤。”
“我家有,一会带过去。”
老太太匆匆跑走,姚雪沫三两下吃完包子,往老榆树的方向走去。
到老榆树下等了没多久,姚雪沫远远地就看到老太太就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一起过来,后者背着一个竹筐,行色匆匆。
“这是我儿子。”老太太指了指男子,但没说姓名。
姚雪沫和老太太走到老榆树后面,男子望风。
四顾无人,姚雪沫先拿出鸡蛋袋子打开给老太太看。
“哟,真是鸡蛋,看着真新鲜。”老太太喜笑颜开,赶紧过秤,一共三斤二两,麻利地拿出来装到自己带来的小篮子里,然后称姚雪沫拿出来的米面。
大米五斤一两,面粉八斤五两,糙米七斤三两。
虽然是糙米,但也是细粮。
最后一算账,姚雪沫把零头抹去了,“米面一百二十块,鸡蛋十五块。”
米面按六块钱一斤算,鸡蛋却是按五块钱一斤算的。
听到这笔账,老太太露出一副肉疼的表情。
贵是贵,但还是得买。
现在的粮食已经珍贵到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了,老太太不愿意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而且,细粮换粗粮的话,这些细粮能换六七十斤粗粮。因此,老太太麻溜地从怀里掏出一叠大团结,数了十四张递给姚雪沫。
“闺女,我知道这些东西来得不容易,我也不占你便宜。给你一百四十块钱,下回倒腾到好东西再来找我,你吃包子靠的那堵墙就是我家的。”
“行,你先走,我后去。”老太太显然也知道那个标志性的老树。
“先问一句,大娘能出什么价?如果价位合适,我就不找别人了。”
“黑市里头粮票是五块钱一斤,大米白面这样的细粮价格要贵一块钱,鸡蛋也是五块钱一斤。闺女,我都出六块钱一斤,你有多少我买多少,可别卖给别人。”
第5章 县城之行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