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3章一个立志于考大学的妹子[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尤其是这副身体才二十出头,看见这样漂亮的妹子,不想多看两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男人嘛,拔氧气管的那一天,如果病房外刚好路过一个漂亮妹子,他都还想多看两眼。
      张晨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眼前这个女孩。
      她美得像一幅画,尤其是那双眼睛,流动着温柔的光泽。
      “为什么回避惠王呢?”
      女孩微微一怔,笑道:“公子,奴家不太明白您说的什么。”
      “外面的老鸨是在找你吧?”
      “公子,我就躲一会儿,就一会儿。”女孩脸上露出焦虑的神色。
      “躲在我这里没有问题,但我想知道,你为何躲着惠王?”
      “我……我不太想跟朝廷宗室亲王走得太近。”
      “这是为何,亲王血统尊贵,莫非你还看不起亲王?”
      “也不是,我最近在准备备考,谁也不想见。”
      “备考?”崇祯倒是意外得很,“你要考什么?”
      “哦,没什么,我就随口说说,公子,我就待一会儿,绝不打扰公子。”
      “好,我这也没什么好打扰的,你自便就是了。”
      女孩一只手抱着琵琶,另一只手从宽大的袖口掏出一本书,开始读起来。
      张晨瞟了一眼,他竟然在封面上看到“国家经济学原理”几个字。
      这不是他写的书吗?
      这书现在是大学必学的一门课。
      它的主要内容包含如下几块:
      一、梳理了目前大明朝的产业结构,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词汇。
      包括农业、种植业、商业、轻工制造业、盐铁产业。
      二、核算了交通道路对商业、农业和制造业的影响。
      其中重点说明了京杭大运河对北直隶经济和南直隶、山东省、河南省等经济的影响。
      三、从微观层面阐述了目前作坊生产模式,生产力,生产效率,甚至边际效应等等,并且完善的雇佣制。
      明中期其实已经出现雇佣关系,例如嘉靖中期对匠户制的改革,就是一种便从属为雇佣的关系,虽然这种雇佣关系还很积累。
      而到了明末,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尤其是隆庆开关,大量丝绸、茶叶、香料出海,沿海商人开始搭建作坊,雇佣手工人。
      不过,也依然不够成熟,例如律法在这方面的保护还是很薄弱的。
      被雇佣者拿不到工钱也是常有的事。
      四、朝廷在产业中办理的角色。
      他用言简意赅的意思阐述了中央朝廷与宏观产业的发展。
      明朝末年,是标准的小政府主义,各地放飞自我,商人们和士大夫都标榜“哈耶克自由主义”。
      什么是哈耶克自由主义?
      哈耶克是20世纪末的一个经济学家,他推崇绝对的自由贸易。
      他的那一套,被美帝的大资本家们所喜爱,就是他的出现,美帝从罗斯福时代的“凯恩斯主义”过度到了哈耶克的绝对自由主义。
      大明朝后期基本上就是这个状态,商人和士大夫都需要绝对的自由。
      再加上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朝廷行政系统半瘫痪,民间自然就更加放肆。
      而在新学中,张晨要缔造的是一个大政府,在新学的经济学中,凯恩斯的国家宏观调控才是正道。
      这种思维要植入每一个人的脑海中,不然那些大资本有一天做大,就又会作妖了

第383章一个立志于考大学的妹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