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必如此。”黛琦忙阻止道,随后告辞,“我们这就回晋阳禀报使君和殿下,争取明日日落之前兑现诺言。”
      “小郎慢走。”里长率村民相送一段。
      二人别了村民,即刻以全力飞掠回城。
      到了晋阳城,杨广当即传令葛成,命他将州、郡、县各衙门库房的存粮有多少拉多少全部集中起来,能捱过一两天也是好的。
      “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还是得想办法弄来粮食才行,不然百姓饿的久了,甚至饿死的人多了必然会发生暴乱。”杨广皱眉忧心道。
      “先将并州的粮食聚拢起来吧,我再传令苍穹宫,命他们以最快速度运来粮食。”黛琦为他分忧道。
      杨广点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二郎,你再命人将城中工匠都找来。”黛琦随即叮嘱了一句便钻进了书房。
      过了许久,她才手中拿着一叠纸出来了。
      杨广好奇的从她手中接过看了几眼,发现上面都是一些器械图纸,其中一张是完整的成品图,瞧着跟翻车有些相似,不过结构比翻车还要复杂一些。
      “你让我将城中工匠找来就是为了做这个吗?”杨广恍然。
      “嗯。”黛琦点点头,介绍道,“这叫筒车,与翻车一样也是用来引水灌溉的,不过比翻车便利的地方是,它不用人力和畜力,仅靠水力就能运转。你看,只要将这一头的转轴放入水流湍急之处,便可驱动它旋转,从而带动筒车转轮转动。”
      这些当然不是她画的,毕竟她的专业是考古,可画不来设计图,而是从系统那敲诈来的。系统虽然不中用,但是它存储的理论知识却是海量的。
      杨广闻言眼前一亮:“如此一来,便可节约大量人力畜力,甚好甚好。我这就让那些工匠研究赶制。”
      他命人将之前从城中找来的工匠都召集到主院中来,然后将图纸下发给他们。
      “你们只要赶制出图中所画的筒车,孤有重赏。”杨广下令道。
      工匠们连忙称是,随即凑在一起研究起了图纸,一看之下不由得发出惊叹之声。
      这图纸实在太精致准确了,图中所画的筒车也比现今适用的翻车先进许多,当真是巧夺天工。
      “发明出此物之人真是惊才绝艳。”一名老工匠感叹一声。
      “是啊,此物设计之精巧,实乃平生未见,想不到如今竟有幸参与制作,老朽死而无憾了。”另一名老工匠激动道。
      真正的匠人,对手艺是十分忠诚和热爱的。
      杨广让人把他们带去了另一座院子,让他们在那里专心研究,一应材料也都派人送了过去。
      做完这些不久,就听守卫来通报裴矩求见。
      杨广神色一动,当即让人快请。
      不多时,裴矩快步走来,上前行了一礼:“微臣见过殿下。”
      “裴使君不必多礼。”杨广连忙将人请入屋中,相对坐下后,他主动问道,“裴使君可查到什么了?”
      “如今并州的确缺粮。”杨广和黛琦查到的东西裴矩自然也查到了,而且他来得早,查到的更多,“那批大肆购粮的商人并非兖州之人,微臣查到他们购买的粮食大部分都运到幽州去了。只是具体去了何方,尚未可知。”
      杨广闻言微微眯了眯眼,沉思道:“如此说来,他们卖与并州百姓的粮食只是少数,余下的都被他们掩人耳目运走了。大肆购粮哄抬米价,却又不为趁机发财,而是将粮食运走他用,看来是别有所图。”
      而囤积大量粮食却不为发财还能干什么?自然是谋反!
      “那么朝廷的赈灾钱粮又去了何处?”杨广转而问道。
      “一部分的确发到了灾民手中,剩下的……”裴矩说到这里便中断了,未竟之语不言而喻。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这么一大批钱粮前前后后由这么多官员经手,不被刮点油水下去是不可能的。
      这在官场中,从古至今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杨广目光深邃的沉思起来,手指不经意的在桌上敲了敲:“若仅仅是如此,却也不是什么蹊跷事,不至于会闹到如今的境地。”
      只要官员不是十分丧心病狂,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那么即便贪污也会拿捏好分寸,至少会留出钱粮让灾民渡过难关。至于怎么个渡法,比如粥里多掺水,或者用下等米甚至霉米也是办法不是?
      裴矩点点头,继续道:“此为其一,其二则是有刁民冒充灾民哄抢粮食,导致真正的灾民反而没有获得多少赈济。”
  &n

第181章 僧多粥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