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于是孙绍在临淄正式封王,建国号齐!
孙绍封齐王,周瑜、吕范、朱治、周泰等人自然也受到孙绍的封赏,可惜老将程普在前年寿终正寝,未能等到孙绍封王的这一天。
接受册封后,齐王孙绍向天使和秦使承诺,齐国会在青州、冀州乐陵、平原、渤海等地十发一兵,并亲自率军前往许昌!
使者们听后大感惊喜,他们没想到齐王孙绍竟然这般支持抗楚大业。
按照齐国太尉周瑜的说辞,齐国在占据乐陵、平原、渤海三郡后实力大增,可以征调七万大军支援秦国!
大军将在一个月后启程,希望秦国能够在许昌继续坚守两到三个月,以免援军还未到,秦军就先败了。
天使和秦使的惊喜溢于言表,他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这个好消息返回秦国。
然而,与孙绍不同的是,辽东公孙康在面对朝廷的册封时却显得有些犹豫。
西进幽州之前,公孙康就时常关注中原大局的走势。
公孙康虽然身处辽东,但却对袁绍、曹操、刘繇等中夏人杰耳熟能详。
并且自从徐州牧刘备渡海来投后,公孙康就常与刘备谈论中原的豪杰。
刘备对曹操和刘繇推崇备至,认为天下的归属,一定会在这两人之中决出。
受刘备的影响,公孙康又十分看重曹操和刘繇的势力。
公孙康从审配手中夺下大半个幽州后,对于中原这些年来的变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备推崇备至的吴侯刘繇,竟然已经病逝。
其子刘基接替了刘繇的势力,还晋封了楚王。
身为刘繇之子的刘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享有盛名的曹操给摁在中原暴打!
这让久不入中国的公孙康大感震撼,因此曹操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公孙康对本就处于弱势的秦国更加不看好了。
但身为一方霸主,公孙康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可惜辽东远离中原,底子又太弱,公孙康才刚刚在幽州亮相,天下的走势就基本已经定下来了……
面对曹丕的邀约,公孙康经过数日的思索,在与弟弟公孙恭、公孙模等人商议后,公孙康最终还是没有拒绝曹丕的“好意”。
三月,公孙康在幽州易京接受天使册封,晋位燕王!
作为回报,燕王公孙康承诺会立刻发动三万大军南下,前往救援许昌。
但燕王本人不会亲自前去许昌,援军统帅的人选,最终被选定为燕王之弟公孙恭,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会作为公孙恭的部将出征。
出使幽州的使者得到燕王的承诺后,连忙带着好消息返回长安。
至此,秦齐燕三国结成了一个松散的同盟,齐、燕两国都将发兵支援许昌,与秦国一起抵抗楚国。
而秦王曹丕除了求助于外援外,自身也没有放弃努力。
为了救援许昌,曹丕召见司马懿和夏侯尚,希望他二人领兵出关作战。
夏侯尚和司马懿二人都参与了陇右的战事,他们麾下的部曲也都还没有解散,合起来正好凑出一支人数在一万左右的大军。
国难当前,夏侯尚和司马懿自然不可能推辞。
于是曹丕加封夏侯尚为车骑将军,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督司、并、冀三州诸军事,率领一万兵马出关救援许昌。
司马懿则领豫州牧、假节的官职和特权,担任监军和夏侯尚一同前往关外对敌!
如此一来,算上征东将军张?的兵马,和兖州尚存的曹仁、曹休两部,秦国可能有将近三万大军出现在许昌战场。
再算上齐王孙绍承诺的七万大军,阎王公孙康承诺的三万兵马。
三国联军的总兵力将会接近十五万!!
第476章 三路联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