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 孤注一掷[2/2页]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但若是金国此时在其中挑唆呢?”
      “那便想办法拖着,派人谈判。”
      “但若西夏人抓准机会,想要夺回银州呢?”蔡懋连续地质问,“若是西夏人一旦动手,西北大战重燃,我朝东线又在跟高丽打,金人会作何举动?”
      赵鼎脸上露出一丝不太明显的痛苦,但他的情绪一直都非常稳定,他说道:“再等等吧,再给高丽一点时间,所需要投入的未必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不能再等了,高丽必然将我大宋拖进战争的深坑,想想隋炀帝杨广……”
      他话音刚落,那传令兵忽然朝皇宫门口奔来:“捷报!王师在高丽击溃三十万叛军,捉拿叛臣金富轼,迎王楷回开京!”
      蔡懋:“……”
      赵鼎也愣在那里,他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两人呆呆看着传令兵一路冲进宫里。
      蔡懋说道:“他刚才说捷报?”
      赵鼎说道:“是的。”
      “击溃了三十万高丽叛军?”
      “是这么说的。”
      蔡懋又说道:“还捉拿住了金富轼?”
      赵鼎说道:“韩世忠应该是不敢谎报军情的,再说秦桧也在高丽。”
      “赵相公,麻烦扶我一下,我有些晕。”
      消息很快送到了文德殿。
      赵桓正准备去找钱槿姝吃晚饭,听到这个消息,立刻马上将宰执们叫了回来。
      赵桓说道:“之前是不是给边境各镇的经略使发了王师东征高丽,稳成戍边的敕令?”
      “是有这件事,是为了不让边帅们随意扩大战事。”
      赵官家又问道:“此次征讨高丽花费多少?”
      张叔夜说道:“应该不超过五十万贯。”
      “立刻将稳成戍边的敕令解除,如若有敌人犯边,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是,臣这就去发函。”
      何栗说道:“宋夏和宋金都有大量榷场贸易,西夏应该不会在这种时候挑事,金国也不会。”
      “但愿不会,但如果要挑事,朕也绝不忍着!”
      十月二十五日,长安城,陕西总制置司。
      张浚接到了银州发过来的最新的军报。
      许多事情只需要算一笔账就知道不能随便去做了,因为风险太大,大到不是某一个人能承担的。
      靖康二年,张浚在陕西搞事情,把西军全部送到长安城外跟金人打了一场大战。
      那是因为大宋朝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孤注一掷。
      但人不能总是孤注一掷。
      大多数的孤注一掷都会死得很惨。
      靖康七年,大宋朝内部的诸多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新政派花费极大的心血推行新政,军政方面也做了很多改制。
      赵官家有自己的灭夏战略计划。
      如果现在还冒险在如此特殊时期与西夏开战,那是非常不明智的。
      好在刘?还算稳成,双方在威戎寨对峙。

第171章 孤注一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