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1/2页]

冠冕唐皇 衣冠正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雍王抵达桃林驿的第三天午后,朝廷护送其家眷一行的队伍便浩浩荡荡抵达了潼关关前。
      李潼亲在关前等候,及见这队伍徒员众多、甲胄光鲜,嘴角便忍不住泛起一丝冷笑。
      朝廷如此精军护送,其主要意图自然不是真的担心雍王家眷行途安全,无非是让陕西之众看上一眼,朝廷禁军也不是纸扎的,以后行台说话做事多少掂量一点。
      不包括雍王家人以及此前潼关派出的迎接徒众,单单朝廷使派的禁军便有两千多人。率先抵达潼关关前的,是前路左千牛将军程政。
      程政三十多岁,很有几分将门英姿,及至关前便下马阔行入前,叉手为礼道:“末将奉皇命护从殿下亲员赴京,行程积半,虽无蜂盗之扰,难免舟车劳顿,失察之,恭请殿下见谅!”
      李潼缓步上前,对程政稍作颔首,并笑语道:“东阿公宗家元戚,立朝名臣。家人出入本庭私小事,竟劳扰东阿公护引相随,小王领受此惠,诚惶诚恐,拙于表谢。略备简席,恭请上座。”
      所谓简席,那真不是谦虚,只是在潼关关外高坡上稍设帐幕以作辟尘,不远便是河水奔腾之声,连一点郊游野炊的氛围都欠奉。
      整支队伍多达数千员众,又有量的车仗相随,排队入关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当然不能就站在关前干等着。李潼先与程政联袂入帐,稍作闲话寒暄。
      彼此之间虽然并不熟悉,但也不是没有共同话题,程政所就事的左千牛卫乃雍王旧署。讲到如今左千牛卫许多章制仍循雍王故法,程政不免又赞叹雍王典军有方。
      李潼对程政兴趣倒不,感兴趣的还是他爷爷程咬金,没能传到贞观年间在程咬金面前刷上两把二皮脸,他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遗憾的。
      至于程政本身? 其人态度虽然和蔼有加? 但李潼自知道不同不相为谋,终究是走不到一起去。
      程政此前赋闲乡里? 今次得以归朝任职? 而且起手就是十六卫将,除了出身名门、皇亲国戚之外? 还是趁了裴炎平反的这一波东风。
      他家跟裴炎虽然没有什么关系,但裴炎平反一事难免就牵涉到与之关系深刻的徐敬业谋反。徐敬业虽然仍是铁逆、翻不动案? 但受其连累的一些人家则就得有转机。
      卢国公程知节与英国公李勣同属山东将门? 其后人虽然没有直接涉乱,但多多少少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排挤。这一次裴炎平反力度不小,一些在外围受到波及的人家便也趁此影响重新回到了时局中。
      裴炎此人可以说是初唐最复杂的一个政治人物,其人功过评价如何影响极深。借着为裴炎平反这一契机? 时流中是人是鬼都涌现出来。
      于情于理? 李潼当然都不赞同为裴炎平反。
      但他也明白,一旦自己态度过于鲜明的表态,哪怕身在西京,也要即刻卷入神都的政斗漩涡中去。虽然可以借此延揽一批武周朝士,但本身就放弃了允进允退的从容地位。
      这是一个天坑? 哪怕君王身在其中,稍不注意都要为人玩弄。李潼如今虽然势力壮? 但也需要防备会不会被哪一方政治势力当枪使。
      特别如今他所拥陕西道人马,身当两边患强敌? 如果不能做到速战速决,迅速铲除所有异己? 贸然挥戈朝中? 可能就会让他之前对边务的营建前功尽弃。
      他四叔可以放飞自我的一路莽? 但李潼不能。特别朝情已经如此,他就立在关门前,而朝廷的禁军甲士并使员们则聚集在介国公车驾周围,雍王既没有使人上前礼问,介国公也并不下车相见,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尴尬、且透出一股肃杀。
      “禀雍王殿下,介国公今次同行,正居车中……”
      良久之后,左卫中郎将杨知庆趋行至前,开口说道。
      “所以呢?”
      李潼闻言后,神情淡然的反问一句。
      杨知庆自然感觉到雍王情绪不佳,闻言后只是尴尬一笑,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程政见状便也上前,概觉得刚才与雍王交谈

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