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于我们老顾家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姐高三,全国几百万人争着要过高考那座独木桥。
16岁的我和沈思妤,也初三了。
而这座桥,似乎也注定要拉开许多人这一生的距离。
让人放心不下的一直是我,因为这个时候的我年级排名已经到了150左右。
不上不下的位置,二中不是问题,一中又差一点。
每次周末回家,我老爹都让我妈不要吝惜,多买一些肉。然后我走了之后,他们的桌上就只剩下一些咸菜和自己种的青菜。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了很多年。
我姐上个本一没有问题,要是我能争气一点,也上个一中,想必也对得起他们桌上的那些咸菜了。
初三的头个月,课程基本就结束了,开始了第一轮的复习。
而这一轮复习,对于踩在一中边缘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我那个时候的压力特别大,因为我想考一中,这样我还能继续跟沈思妤在一个学校,弄不好还可能继续同班。
可是我的排名很难再往上提。
一分,就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争着,也许现在的孩子已经感受不到我们那个时候读学的残酷。
所以,操场上时不时又有了我的身影。
沈思妤也经常帮着我,周末的时候,她总是让我跟着她一起复习。她不是担心我再偷懒,而是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到我。
所以,到了初三的这个时候,拼命的人更加拼命,生怕一中容不下自己的那个座位。
而不在乎的人,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有的人从初一就开始放弃了,有的人在后来的时间里,跟不上,叛了逆也放弃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的人说的,实在读不下去,也要坐在那里,混个初中的毕业证。
就为了这句话,还真的有人就这样混了两年,甚至三年。
可是到了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初中毕业证有个毛用,一文不值。
人这一生,就怕为了没有意义的事情,而耗费了大把时光。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那个总是双手放在后面,每次出现必然带着一个粉色保温杯的数学老师,每一次晚自习到班上的时候,总会在我边上看看。
大概是因为他知道,他的数学拉了我的后腿吧,有些不好意思了吧。要是数学我能多考15分以上,我将马踏一中。
有时候他看到我正在写其他作业的时候,就狠狠的瞪着我,仿佛在告诉我,小子,你现在差的是数学那些分,能不能上一中,关键就在他数学上。
初三上
第21章 初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