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英兰一听,不就是古代版的合同欺诈吗?
      她慷慨陈词道:“为什么不拿着契书上衙门告官?”
      郑家人愁容不散:“谈何容易啊!请一位讼师少说要花五几两银子,还不一定能赢,若是我家不请,东家请了,更没有告赢的机会了。”
      李英兰翻阅原主记忆得知,讼师就是古代社会的律师,是科举落榜后选择放弃的读书人,他们帮人打官司、出主意、写状纸,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人脉。
      “这……若我们接手以后,会不会有纠纷?”
      李英兰开始担心自家会不会被糊涂官司牵扯。
      “婶子你放心,这事儿我和东家商量过了,他说只要能找到出得起三两银子月租的人,照样会把我的押金还给我。”
      李英兰怎么听都觉得郑家人被套路了。
      先让他们签约,然后嫌弃租金少,提价把他们一脚踢开,想换付得起租金高的人来接手,都无需他们自己吆喝,郑家人为了拿押金会卖力吆喝。
      李英兰问清楚前因后果,陷入沉思。
      “婶子,求你帮帮忙吧!”
      郑鸣作势要下跪,唬了李英兰一跳,伸手拦住他的动作。
      “咳咳,你别着急,我想去铺子看一眼,再做决定。”
      她尚且保留一丝理智,虽然兜里有几个子,她也不想头脑发热,去给别人当救世主。
      由郑鸣领着,李英兰和方氏首次来到了郑家的铺子。
      “婶儿,这儿是北街,紧挨着出城方向,从这道城门出去的多是商队和猎户。”
      “嗯,难怪一路过来看见了两家驿站。”
      此时李英兰站在北街一处拐角,这里的位置不算偏,左右两边的铺子,一家卖杂货,一家卖山鸡野味等。
      走进郑家铺子,里面分为里外两间,外头这间是客人买卖的地方,隔着一扇门,里头是火房。
      目测一下,约有10平米的样子,在临安府城来说,是实打实的小店面。
      李英兰沉吟一下问道:“里间方便看吗?”
      “方便方便!”郑鸣推开门,里面稍放置着他家做年糕的工具,不过许久没有开工了。
      李英兰逛了一圈就出来了,里面确实只有一个灶眼。她又道:“铺子盘给我们了,你家年糕打算怎么卖?”
      “我家现在连马都要喂不起了,以后多半是挑着扁担在各村游走,做个行脚商吧。”
      “……”
      李英兰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来安慰,郑家的生意不景气,连日子都过得窘迫了。
      “真打算出售,马车就一并转给我家吧。”
      这间铺子李英兰看完,觉得可以接手。
      首先挨着城门,人流量这一块不必担心。其次是有里外两间,里间虽然灶眼只有一个,但相对封闭,不会被人窥探了制作秘方。
      再来就是周围的商铺,她一路走过去刻意看过,多是卖面条、馄饨、包子等小食,没有酒楼、茶馆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快!
      快来快走,快吃快卖。
      李英兰觉得在此地做便利饮食可以挣钱。
      “婶子,您真的两个都愿意接手?”
      “嗯,你去把铺子的东家请来吧,我们三家一起面对面的商量。”
    &nb

第142章 店铺马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