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九章 一年和四季[1/2页]

从原始时代走来 西北香很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气渐渐变凉了,众人都知道冬天要来了。
      就在咸菜被装进坛子,腊肉被挂在洞口之后,庄遥又做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庄遥让洛土做了很多长方形的陶板。
      每个陶板的中央,还挖出来了浅浅的凹槽。
      “首领,你这是在做什么啊?”洛天问道。
      “洛天,你之前不是问过我,夏天过了多久,就是冬天这个问题吗?”庄遥问道。
      “是啊,我只知道天冷的时候冬天就来了,可是具体是多少天,我却不知道。”洛天道。
      “有了这个东西,你就知道了。”庄遥道。
      “这是……”
      “竖着的叫表,放在地上的叫圭,这东西就叫圭表,可以记录一年四季的变化。”庄遥道。
      “一年……四季?”
      “等我做好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陶板拼接起来后,大概有一丈多长。
      所有的凹槽也连接在了一起。
      在陶板的尽头,竖着一根竹子。
      这竹子是庄遥专门挑选的,被裁切成了不足七八尺的样子。
      将竹子插在最南边的一块陶板之上,用泥巴将其牢牢的固定在上面。
      圭表的原理再简单不过了,就是立杆测影。
      将圭放置在正南正北的方向,又表的一头向着正南。
      当每天的太阳,照射在表上时,表的影子就会投射到圭的凹槽当中。
      太阳的高度每天都是有变化的,所以凹槽之中影子的长短也是不固定的。
      最长的那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小,这一天就是“冬至”,也叫日短。
      最短的那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这一天就是“夏至”,也叫日永。
      冬至和夏至之间,有一个点,将这段距离平均分为两半。
      这个点就是春分和秋分的点。
      当影子的长度从北向南渐渐缩短,到达这个点的时候,就到了春分,又叫日中。
      当影子的长度从南向北渐渐伸长,到达这个点的时候,就到了秋分,又名宵中。
      圭表是古代记录一年四季的工具,对于现在的部落来说,是很实用的。
      庄遥很确定,自己并不在赤道,所以圭表是必须有的。
      至于自己是在哪个半球,并不重要。
      反正都是自己命名南北的,正午太阳所在的方向,自然就是南方了。
      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庄遥就能根据圭表上影子的变化,判断气候和自己经历的时间了。
      圭表摆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将圭摆放精确,不能有一点的误差。
      如果不是精确的南北朝向,那么表投射的影子,就不够标准。
      为了确定正南和正北,庄遥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他在一片空地上,立了一根竹子。
      从太阳到了东南角开始,庄遥就在竹子影子的尽头放上了一颗小石子。
      最初的石子,在竹竿的西北方向。
      最后石子的位置,慢慢向着北方向上移动。
      在移动到一定程度之后,影子又开始向下移动。
      到了这里,庄遥就已经确定了精确的南北方向。
      影子向下移动的那一刻,就是每天的正午。
      这时候竹子的影子是最长的,自然也是最上面的一颗。
      确定了精确的南北方向之后,庄遥在石子和竹子中间画了一条线。
      将圭沿着这条线摆放,圭就摆在了南北方向。
      而表的投影,也将在第二天的正午投降凹槽。
      接下来的每一天中午,庄遥都会蹲在凹槽旁边。
      当影子落在凹槽当中时,庄遥就在影子尽头的旁边陶板上,用

第五十九章 一年和四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