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章 大朝(六)[1/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份的气并未完全褪去炎,然而光亮却温暖不了这森冷的光明,肃杀寒风之息隐隐绕耳。
      姜承枭瞧了一眼卢怀慎,他此刻的状况与之前崔世栗相比并无不同,失魂落魄之色难消其面。
      虽然皇帝没动他,但是卢怀慎自己也清楚,皇帝不过是暂且放他一马罢了,谁知道卢亮到底招供了多少的事。
      那帝座之上的人影,话虽少,然而掌控全局,从一开始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唉...”
      一声叹息,包含多少无奈。
      似水流年,繁华将去,卢怀慎望着冰冷干净的地板,竟隐隐有些留念,或许下次,他就要离开了。
      兔死狐悲之感,在其余大臣心中难免滋生。
      裴矩也好,郑善愿也罢,乃至于一直被忽视的王?,三人心中不免滋生凄凉之福
      这次是崔世栗、卢怀慎。
      下次呢?
      或许是李子通,崔文蠡?
      又或许,是他们自己。
      谁知道呢,那帝座之上的王,眼中已经容不得任何阻挠他的人了。
      姜承枭暗想,到此,这场大朝会应该结束了吧。
      皇帝借着青州之事贬斥崔家,借着刺杀之案打压卢家,太子的左膀右臂尽除,或许该罢手了。
      然而,事实永远超乎姜承枭的预料。
      正在大臣们对卢怀慎或报以同,或幸灾乐祸之时,一名御史缓缓起,走到中间躬一礼,“臣御史大夫于拯有本要奏!”
      “可。”
      十二玉疏迎风轻动,皇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于拯整了整脸色,大声道:“臣具本弹劾左相高巽,高巽纵容其弟渤海郡守高传,在渤海郡之内肆意妄为,侵占百姓田地,其孙高烈恣意妄为擅杀平民,罪孽昭昭,人共见,渤海百姓苦高家久矣!”
      静...
      寂静。
      这一刻的光明是极度安静的。
      郑善愿瞳孔猛的一缩,他咽了咽口水,难以置信的看着于拯,好像刚刚听错了一样。
      不仅是郑善愿,裴矩、王?、李子通...乃至数十名关中贵族,南方豪族的官员亦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于拯。
      太子像是被抽干的气球一样,听见于拯的话,抬首看着帝座之上的父皇,心中掀起滔海浪。
      这一件事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目瞪口呆或许就是形容此刻的光明内的大臣们,高巽已经多少年没有被人具本弹劾了。
      姜承枭亦是如此,他原以为今大朝,皇帝最终的目的就是拿下崔世栗或者是卢怀慎,没想到还有一个高巽。
      那可是左相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许有些过了,但是绝对是皇帝的亲近之臣,更遑论高巽以往立下的功劳。
      于拯若是没有皇帝的首肯,他一个御史大夫岂敢在这样的场合当中弹劾高巽。
      具本。
      何为具本,证据确凿是为具本,细则详细是为具本。
      简单来,于拯是蓄谋已久,暗中调查清楚才弹劾的。
      御史大夫虽掌监察百官之责,可若是没有皇帝同意,他哪来的权限去调查丞相?
      聪明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不过是借着于拯的嘴巴出来罢了。
      于拯的声音落下,从袖子中取出奏疏,将其双手捧起。
      阿翁缓步走过来,接过奏疏,将其交给皇帝。
      高巽这一刻其实有那么一点懵,因为他没想到自己有一也会被人具本弹劾,而且这个人还是御史大夫于拯。
      皇帝看完奏疏,目光落在高巽上,“高卿可有话?”
      “臣是冤枉的!”
      高巽当即拱手道:“陛下,此事...”
      “冤枉的?”
      于拯打断高巽的话,言道:“下官接到御史奏报,连夜亲入渤海郡详查,人证物证具在,高相何不亲眼看看。”
      皇帝将奏疏交给阿翁,再由阿翁转交高巽。
      待高巽看完之后险些没站稳,连番的打击在这一

第一百二十章 大朝(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