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1/2页]

司礼监 傲骨铁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个收到广宁伯刘嗣爵“认怂”消息的就是忻城伯赵世新,因为这位赵伯爷始终密切关注着魏公公。
      赵伯爷对刘嗣爵的服软表示遗憾,因为如果刘嗣爵能够持强硬立场,事情便有两个结果。
      一是魏阉敲诈不成走人。
      二是魏阉冲动之下率兵进入伯府掳掠。
      若是前者的话,赵伯爷自是有样学样,不但可以落个不惧权阉的名声,还能保住自家的银子,可谓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后者的话,那么赵伯爷也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便是他们治不了魏阉,朝廷和皇帝也断饶不得他。
      便是今日魏阉能在南都城中嚣张跋扈,他日也必身首分离。
      这是犯大忌的。
      任你双方如何交手,如何打的不可开交,如何想着对方死,但朝廷勋臣府邸岂是你一太监能擅自掳掠的呢。
      可惜,刘嗣爵竟然给钱了,这让赵伯爷大为失望,也十分紧张。
      下人来报,魏阉大队正朝忻城伯府来。
      伯可杀不可辱!
      作为一开始的“主赔派”,后来的强硬派,忻城伯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
      他是识时务的,也是明大体的,可魏阉要价太高,这让他无法接受。
      他试图劝说各家分摊,可被安远侯柳祚昌给搅和了,结果给了魏阄可趁之机,导致二十八家彻底分化,再也凝聚不成一股力量。
      这恐怕也是内守备刘朝用和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撒手不管的原因。
      自己不争气,旁人如何还来做“愣种”呢。
      真要是二十八家抱成团,他魏阉难道还敢真杀人不成?
      反了他天也不敢!
      一个个都是叫吓得!
      分而治之这个道理一帮蠢货怎么就不明白呢?
      有好处一个个抢着上,风声不对就抢着跑,活该斗不过北京那帮靖难的……
      现在还能说什么?
      刘朝用和王永光的心思,赵伯爷一肚子数,徐公爷也清楚,可知道又能怎样,魏阉进城后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于有司各部也是绝不侵扰,一门心思冲他们勋贵来,人家想找借口出面制止都不得。
      本指着刘嗣爵和魏阉斗起来,给内守备和兵部插手的机会,可刘嗣爵就光长了张嘴,屁的硬气也没。
      赵世新自认比刘嗣爵有骨气。
      所以他不能让魏阉欺上门。
      因而他将府上所有人都派到路口,他绝不允许魏阉及其所部官兵抬棺到他家闹事。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余下四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自保不了,各自尽人事吧。
      只是,于此同时,赵之龙却代表其父偷偷和魏阉谈判了。
      说是谈判,但在魏公公看来,赵之龙表现出的却是无条件投降。
      这也是本性使然了。
      弘光年间主导南都降清的中坚便是这位下任忻城伯、南都外守备。
      “只要公公能绕道,我家愿意向公公赔偿白银十万两。”
      赵之龙年纪并不大,二十七岁,算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身

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