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直线。
“总算是见到活人了,唉!这一路上还真是见了鬼了,走了快两个时辰了一直感觉在打转。”年纪稍微大一点看样子二十出头的那人轻呼一口气,看样子是见到人放松了许多。
那人背着一个竹制的箱笼,因为赶路许久不止布鞋上灰尘扑扑的,就连肩膀处的布衣上都印出了一道很深的痕迹。
少女怜悯的看了那个说话书生,他还不知道自己马上会经历些什么,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处境她也没什么好怜悯的了。
“奇了怪哉!这么好看的一个小姑娘怎么如此愁眉不展,一看便知道遇到了糟心事,要不要小生帮姑娘你看一看,不是小生自吹自擂对于看相一事还是十分在行的。”背着箱笼的书生见到少女后便立马跑到少女的跟前,一脸微笑的说道。
一旁那个看样子与少年少女打不了几岁的书生听到同伴的话,似乎是感觉到有些嫌弃,稍稍往外走了一步脸上也透露出诧异的神色。
少年也是默默的观察着这两人,对于这两个书生少年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古怪的地方,不过对于背箱笼书生会面相之术也是感到奇怪,在大奉真正自诩为名士清流的读书人对于这些“旁门左道”都是深恶痛绝的,即便有一些读书人十分喜欢或沉迷于这些事情上,那也只敢偷偷摸摸的研究,一旦被外界所知晓基本上就被贴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以后可能就与功名与士流无缘了。
不过相传新帝身边有一位重臣一直在慢慢改变这种风气,而他唯一的子嗣就专门一边研究这些一边研究经典学问。
少女觉得面前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不过因为近日的遭遇对任何人都有所提防,没有立马就答应书生的看相之事,反而问道:“你一个书生怎么对于看向之事擅长?否则就是对于圣贤文章、儒家经典并不擅长?”
“小生我对于功名一事实在是不感兴趣。”背箱笼的读书人一副正义凛然、无比坚决的样子。
一旁年纪稍小的读书人只是摸了摸鼻子倒是对于身边读书人的话语并没有什么表示,反而是少年不自觉的撇了撇嘴角,不过很快又恢复起来,因为至始至终少年只有嘴角微微动了动,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因此这一点微妙的变化极难被发现。
“那好吧!那你给我看一看,看看我的面相怎么样,不用你说姻缘,也别说些云里雾里、似是而非的空话、大话,我可知道你们许多人都只将签语先背好,都是一些什么都可以套进去的或是沾边的漂亮话,我只想知道我最近的吉凶如何?”少女思忖了一会儿,便同意了背箱笼读书人的看相要求,反正自己也不会亏些什么,就算对方说的是一些空话自己也就当一个缓解心情的听一听好了。
“可能需要借姑娘的手一用,光看面相可能有些不太够。”被箱笼的读书人依旧保持着笑容,不过在三人眼中这笑容可就有些变了样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往事中的少年(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