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檀道济、沈林子、王镇恶等人大破姚绍攻破潼关的时候,刘裕在黄河渡口也收到了拓跋嗣拒绝借道的消息。
“诸位,刚才索虏拓跋嗣派人前来说拒绝借道,但是我军不能因为他们拒绝借道而不前进,所以奉仁我任命你为北青州刺史留守??,其余人等随我继续前进。”
在渡口旁边的大帐内刘裕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他口中的奉仁就是手下大将向弥。
向弥原本叫向靖,因为与刘裕祖父刘靖同名所以改叫向弥,他也是京口人自少年之时便与刘裕是好友又善于守城所以刘裕任命他留下守卫??。
虽然因为无法跟随刘裕前去讨伐关中立下更大的功勋有些遗憾,但是向弥还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而刘裕之所以叫魏军索虏则是因为此时的拓拔鲜卑一族的风俗是头上扎着一些小辫子,这可能是东北渔猎民族的习惯后世满清也有小辫子不过更加丑陋罢了。
而北方的这些胡族则称呼东晋为岛夷,这是因为东晋有水军善于利用河流作战。
站在刘裕身边的刘义符却在心里暗想看来历史线并未改变,历史大势还是按照原本的走向在前进。就是不知道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傅洪占据虎牢向北魏投降的事发生。
其实这是刘义符看的史书还是不够丰富,历史上不但发生了傅洪叛乱之事,还因为此事导致刘裕留在洛阳长达两月之久。
而守卫洛阳抵抗北魏有功的毛修之还因为这件事被刘裕赏赐他价值两千万钱的衣服与财物。
义熙十三年三月初八,刘裕的北伐大军正式进入黄河开始逆流向西前进,这是一次艰苦的行军不但要防备对岸的魏军还要面对汹涌的黄河水。
因为是逆流行军所以在黄河南岸有大量的民夫用粗绳拴在战船之上牵引,刘义符看着岸上喊着号子的民夫心里感慨万千。
“车兵你在想什么?”
在刘义符站在船头看着南岸拉纤的民夫而发呆的时候,刘裕走到了他的身边一同看向岸边并问他发呆的原因。
“父亲,我在想逆流行军如此艰难,这些百姓太不容易了。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也许是因为这些天以来刘裕对刘义符态度的和善与宠溺让刘义符渐渐的真的把他当作了一个长辈而不是一位掌握生杀大权的枭雄,愿意与他说些心里话。
“兴,百姓苦;望,百姓苦。”
刘裕轻轻地念着这几句话,不由也有些失神。也许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在新洲采荻草的艰难日子,他的眼神也有些怜悯地看着同时又对儿子小小年纪能够体量百姓的生活困苦而高兴。
“这话是谁说的?听着真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刘裕在感动之后又有些奇怪地看向刘义符,因为自从过了年之后刘义符的变化太大了,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见刘裕怀疑的看向自己,刘义符也知道自己一时的感概有点不符合之前不爱读书的人设了,急忙补救地说道“儿子在建康时听刘府君说起过一些王朝胜败故事,现在又看到岸边百姓拉纤的情景所以有了一些感概。”
刘裕点了点头不再怀疑,而是大为欣慰说道“车兵能够如此想实在是让我大为欣慰,你既然看
第13章 欺人太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