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时候与沈林子一起的另外一名大将王敬提出了杀俘的要求,理由是之前檀道济曾经释放过他们,他们却又来与晋军为敌。
“王将军,当时檀将军释放这些羌人的理由是什么?”刘义符没有急于答复王净的要求反而询问起他当时檀道济为何要这么做。
“檀道济说我们是王师出兵是为了吊民伐罪,所以将俘虏释放。”
“那释放俘虏之后可有效果?可有羌人百姓投靠王师?”刘义符又接着提问。
“有,有很多地方守军不战而降。”这时候沈林子替王敬做出了回答,接着他又说道:“将军,末将请您下令释放这些俘虏,让他们返回关中宣扬我大晋王师的恢弘大度以及王师的战无不胜。”
“沈将军所说正是我的想法啊!来人,传我命令将此地的俘虏以及山下的俘虏集中到一起一律释放不得虐待与追击。”
“遵命!”
接下来的几天里晋军将自己受伤的士卒进行治疗之后一律送往河北城里修养同时将缴获的财物赏赐给有功将士,刘义符又命薛帛从河北城里取来酒水大宴了众将士。
这样一来全军士气高昂都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期待之情,而刘义符决定让严纲率一千军士驻扎在九原与河北的薛帛成犄角互助之势掩护粮道运输,而大军则全军渡河前往潼关。
刘义符之所以无视河内的魏军是因为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魏国内部要爆发一场内乱驻扎河内的魏军会被调去平乱。这场叛乱主要还是由于拓拔鲜卑的民族压迫政策所引起,可以说魏国是自食恶果。
叛乱的主力是被称为丁零翟属的民族中西山丁零这一支。丁零族也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原先游牧于北海(贝加尔湖)一带,后来被匈奴人打败之后并入匈奴所部,在东汉末年又随匈奴内迁。
这个古老的民族因为善于用木头大车进行迁移,所以又被称为高车、敕勒,后来北朝著名的民歌《敕勒歌》便是他们所作又被北方各游牧民族所传唱。
此时在魏国太行山以西山西一带定居的丁零人的领袖姓翟,曾经趁前秦瓦解的机会建立过一个名叫翟魏的国家,但是不久便被慕容垂所灭,他们的族人也变为后燕百姓又随着后燕一起被拓拔先辈变为了奴隶。
可以说拓拔鲜卑虽然帮他们报了灭国之仇却比后燕更让丁零人仇恨,因为后燕是一个封建化汉化的国家而拓拔鲜卑的魏国则是奴隶制残余浓厚的国家。
自然这些情况刘义符不会跟此时的晋军众将去说,他不想在晋军众将心目中形成一个神棍的形象,他要做的是一个英明的统帅,所以刘义符以潼关需要援助为借口领军出发。
而此时在洛阳的刘裕也已经布置好了对后秦的进攻计划同时也已经将后路的叛乱一一平定,可以说一切顺利只待时机到来就可以前往潼关了。
刘裕所等待的时机正是黄河对岸的魏军撤离,虽然刘裕不像刘义符那样可以预知未来但是凭借多年的征战经验他也推测出魏军不敢与晋军交锋。
第25章 王师风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