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熙十四年十月,西凉国主李歆的使者与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的使者几乎是前后脚抵达建康,这两个凉国是生死冤家现在却同时向东晋上贡。
李歆在去年便已经接过父亲的大位,自称凉州牧、大都督,刘裕便又以司马德宗的名义册封他为都督七郡诸军事、镇西大将军、酒泉公。
同时又因为沮渠蒙逊正式称臣纳贡,刘裕册封他为凉州刺史。
沮渠蒙逊之所以向东晋称臣纳贡是因为刘义符大败胡夏之后,赫连勃勃实力减弱无法再大规模牵制乞伏炽磐的西秦,所以西秦抽调出兵力与李歆联合进攻北凉。
北凉的使者此来也有想让刘裕给他们调停的意思,就算不能停战也可以让刘义欣所在的关中晋军减轻对胡夏的压力,让赫连勃勃可以重新牵制西秦。
刘裕现在正忙着自己的大事对于西北边鄙的小国之事毫无兴趣,但是他也不想在胡夏削弱之后又出现另外一个强国,于是暗中答应了北凉的要求。
刘裕决定通过减轻胡夏压力的方式,让西北重新恢复西秦、北凉、西凉、胡夏四国之间的平衡,而刘义符对西凉李歆这个大唐李世民的老祖宗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也坚决支持刘裕的决定。
因为李歆国家不大却为政不仁,大兴土木同时不听人劝可以说原本历史上西凉被沮渠蒙逊灭亡与他的作死是脱不开干系的。
“昌明之后,尚有二帝”。
这一日刘义符前往相国府给刘裕请安的时候听到刘裕在自言自语不由心中一惊,他知道大事终于要来了。
“父亲,儿子给您请安!”
“车兵来了?快过来坐。”
刘裕看到刘义符前来当即让他快点上前。
等刘义符坐下之后,刘裕也没有废话直接问道:“车兵,你对昌明之后,尚有二帝这个民间谶语怎么看?”
因为刘义符几次的表现,刘裕已经不再把他视为一个不懂事的小孩,遇事都喜欢与其多商议。
有时候刘义符觉得他与刘裕就像当年的司马懿与司马师父子......
“图谶之说,虚无缥缈!父亲若想做大事,何必在乎这些虚无缥缈的学说行多此一举之事呢!”
刘义符也没有扭捏作态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支持刘裕废帝自立但是不希望再立司马德文而是希望他直接废除司马德宗后称帝。
原来在这近几十年以来,东晋民间一直流行这个谶言而谶言中的“昌明”二字恰好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字,所以东晋从朝廷到民间都认为东晋孝武帝之后国祚还会延续两位皇帝,司马德宗正是其中一位。
司马德宗虽然是一个冷热不知,吃饭都要人喂的白痴但是他因为弟弟司马德文的贴身照顾活的很好暂时看不出归西的迹象,而刘裕年纪已大所以有些等不及了。
“车兵之想与我相同,但是你我父子不信,天下人却信啊!我决定还是按照谶言来吧。”
第93章 宋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