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议事[1/2页]

气吞万里 石清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刘宋因为刘裕的去世而陷入戒备与忙碌之中的时候,北方的强敌北魏皇帝拓跋嗣却正在锻炼自己的儿子拓跋焘。
      原来拓跋嗣因为常年服用“寒食散”导致身体不适,他有些担忧自己突然去世然后国家像后秦一样被人乘机攻灭,于是便派人偷偷询问崔浩。
      崔浩便向他建议尽快确立太子人选然后开始培养太子处理政事的能力,提前安排辅政大臣。因为拓跋嗣最大的儿子正是拓跋焘,所以他便被拓跋嗣立为了太子。
      为了提高太子拓跋焘的威望,拓跋嗣让他坐在正殿,处理朝中大事,作为国家的副主。又任命长孙嵩及山?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等为左辅官,座位设在东厢,面向西方;命白马公崔浩,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代郡人丘堆为右辅官,座位设在西厢,面向东方,共同辅弼太子。
      百官则居于左右辅官之下,听候差遣。拓跋嗣则避居西宫,但亦不时悄悄出来,从旁窥视,观察太子和辅臣如何裁断政事。结果这些人与拓跋焘的表现都让他大为满意,于是拓跋嗣便放心的带着其他的手下文武四处巡视安抚百姓,震慑异动。
      刘宋紧张的国丧还没有处理完毕,刘裕的二弟长沙王刘道怜又去世了,因为他的去世刘义欣、刘义庆等人纷纷返回建康服丧。他们的刺史职位随后便由其他的重臣担任。
      本来已经被刘裕任命为湘州刺史的王镇恶被刘义符调到豫州担任豫州刺史加车骑将军号,段宏则成为骁骑将军,王仲德成为青州刺史、卫将军。
      永初三年七月初八,刘裕的庙号在刘义符的坚持之下正式定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而不是原时空里的高祖武皇帝,因为刘义符认为高祖配不上刘裕的丰功伟绩。
      这一边刘义符忙于为父亲发丧,谨慎处理与辅政大臣的关系,在几千里之外的平城朝堂上却有一群人在争论不休。
      原来刘裕去世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北魏,拓跋嗣得知消息之后大喜当即下令将前来出使北魏的刘宋使者殿中将军沈正扣押,随后在朝堂上讨论讨伐刘宋的事宜。
      北魏朝堂之上争论不休,争论的核心便是要不要放弃与刘宋的和平关系转而趁机讨伐刘宋。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拓跋嗣虽然面色苍白带着病容,眼中却闪烁着光芒,那光芒是野心是贪欲更是一统天下的渴望!
      这时候堂下一名文官正在侃侃而谈:“宋国不可伐,刘裕之前对我大魏对陛下恭敬有加,两国之间互通使节已两年有余。现在刘裕死了我们大魏作为正统所在岂能趁人之危落下不好的名声?
      我们应该派出使节前往江南吊唁他们孤儿寡母这样陛下您仁义的名声就会传播到江南,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拓跋嗣嘴角上扬讥笑道:“崔卿,当年姚兴死了刘裕趁机讨伐他的儿子姚泓成功灭掉了秦国,现在刘裕死了我们趁机讨伐他的儿子刘义符又有什么不可以?”
      那位文官正

第104章 议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