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符深深的明白必须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建立先进的制度,比如说科举制是个好制度但是现在自己却不敢提出来。
因为这个时代知识书籍都被高门士族垄断,如果现在搞科举那么选拔的人才就没有一个出自平民百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因为生产力不足。
生产力不足一个普通人所养活的人口就有限,导致不能脱产学习那么他又怎么去跟那些不事生产的高门士族竞争?再加上现在纸张的价格虽然因为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便宜了下来但是书籍却全靠手抄费时又费力。
所以刘义符必须等待生产力有了大的提高同时抽空将雕版印刷搞出来,再推行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再推行科举制度。到了那时候有大量平民百姓以及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才可以使用。
当刘义符为了国事而处心积虑的时候,在远离建康数百里的吴郡(江苏苏州)太守府却戒备森严。太守府大门紧闭,院中不时有人举着火把神情紧张的四处巡逻,最里面的屋子里灯火通明有几个人正在谋划着什么。
在屋内的几人分别是主人吴郡太守徐佩之、吴兴太守邢安泰、晋陵太守潘盛、中书通事舍人严千斯、中书舍人徐秀之。这些人以吴郡太守徐佩之为首,其余人则坐在客坐之上。
徐佩之是徐羡之的亲侄子同时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其余人都是徐羡之、谢晦的一众心腹,其中徐秀之在长安之时还因为企图向刘裕献媚被刘义符鞭打过。
只见居中而坐的徐佩之神情激动的对众人说道:“昏君无道,亲近王弘、王华、刘湛、殷景仁这些奸贼,疏远徐司空、傅尚书,谢江州这些忠义大臣违背先帝教导实在是让人痛心。
我听说昏君在为先帝守丧之时便喜形于色毫无悲伤之情,召集伶人歌舞取乐,铺张浪费大兴土木,可以说是人神共愤。再让他这么干下去实在是危害我大宋社稷,我等作为忠义之臣岂能坐视不管?因此在下召集大家商议废昏立明之事到时侯大家都可以像伊尹、霍光一样名留青史。”
徐佩之先给刘义符罗织了一番罪名之后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废掉刘义符另立新君。只能说蠢人各有各的蠢法,他完全看不清形势。
“徐太守岂可轻言废立?小心惹来灭门之祸!”说话之人正是吴兴太守邢安泰,显然他对于废立大事有些不敢下定决心。接着他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就算废昏立明按长幼之序,那就要立庐陵王。庐陵王与我等素来不和岂可立为皇帝。”
徐佩之冷笑道:“庐陵王不可立还有江夏王刘义恭,聪明仁厚正是皇帝的合适人选。徐舍人带来最新的宫内消息大家先听他讲。”
“自从狗皇帝把诸位逐出京城后架空徐司空之权宠信殷景仁、刘湛、颜延之等人更是肆意享乐,近来更是前往徽音殿与皇后厮混。大家不要忘了皇后之父可
第106章 密谋政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