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自收到命令时,猛如虎便察觉到了此战的重要性。所以直接全军出击,将麾下4000人的将士都带了出来,为此还以高价向林子坤购买了50杆火铳。
猛如虎将这50杆火铳统一使用,从全军中挑选火铳好手组建一队,全部升为自己的亲兵跟在自己身边。
价格虽贵,但不得不说深受军中火铳手的喜爱,行军途中猛如虎也让士兵们实弹开火训练了一番。
几轮开火下来,这杆火铳就让大多数人爱不释手起来。操作方便,射击速度还快,明军现有的火铳打一发,这杆火铳已经打了3,4发了。
就是弹药有些少,林子坤卖给他的弹药,也只够一人分得不到50发,为此猛如虎下令随军的军匠进行仿造。
子弹好仿,无外乎是用草纸包裹定量的火药外加铅弹头而已。虽说猛如虎用的是粉末状火药,林子坤用的是颗粒状火药这一点不同,不过也无伤大雅。关键是用来点火的火帽,很是难造。
太平军的火帽是把铜熔炼压制为薄片后,将铜片放入模型,再通过水车带动铁块冲压而形成的。这对于没有技术的明军来说,根不可能,除非用手工一个一个敲出来。
不过这点还难不倒久经沙场的军匠,他们想出了两个好方法。
第一,收集大小合适的鹅毛管或者鸡毛管,将引火药压实在其中,就可以通过击锤打击点火。
不过行军途中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所以他们又想出了第二个方法。
太平军的火铳点火方式,是把火帽放置到引火管管口处,通过击锤击打点火,火焰通过引火管点燃枪管内的子弹。
而现如今的火绳枪和燧发枪,是通过火绳和燧石点燃裸露在外部的引药池,然后火焰通过引火管点燃枪管内的子弹。
它们的区别在于,太平军的中华铳没有了外部的引药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封闭的引火管。但本质作用是一样的,中华铳的火帽引火管的作用和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引火池是一样的,都是点火。
所以随军的军匠,直接把火药倒入了引火管,然后把火绳卡在了击锤上。事实证明,这种办法确实可以。就是不太好掌握倒入引火管内火药的多少,多了可能点燃的速度慢或者火焰憋死,少了又点不起来。不过还好,多加练习就行。
林子坤要是在这见到这种方法,就得直呼好家伙。这不就是早期的后装燧发枪嘛!
前装燧发枪的速度慢是一个缺点,所以后装燧发枪就出现了。子弹由前装改为后装,但点火装置不变,仍然使用燧石摩擦点火。这和军匠们想出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种枪是一种过渡型,火帽和定装子弹的出现让它很快就被淘汰了。
猛如虎对此很是满意,反正速度比以前的火铳是强多了。再说了,自己不是还有买来的定装子弹嘛!说不准没用完仗就打完了。
大军赶到新蔡城外,就看到了城外洪河一侧绵延无边的军营。营寨寨门处,此时正站立着数个人影。
前方跑来两骑,引导猛如虎麾下将士进入军营。
下令全军进入军营休整,自己带着两个亲卫直奔寨门而去。
来到寨门口,猛如虎一个翻身而下,快步走到傅宗龙和杨文岳两人身前,躬身行礼道:
“末将猛如虎拜见两位大人!”
第97章 无可奈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