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今天是军训的最后一天。
上午,全体军训学生接受了校长的检阅。校长穿着将官服,钻进一辆黑色奔驰车,然后把头和身子从天窗里(天窗好像被拆掉了)伸出来,威严地扫视着队伍。教官里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同志,好像是指导员,也不知道是什么级别——只见他跑上前,双腿并拢,向校长敬了一个硬挺挺的军礼,然后喊道:
校长同志,受检部队集合完毕,请您检阅!
校长喊:开始!
奔驰车就缓缓向前,广播里就响起了《检阅进行曲》。行进到高一一班(一连)面前,校长喊,同学们好!高一一班学生喊,校长好!校长又喊,同学们辛苦了!高一一班学生喊,为人民学习!行进到高一二班(二连)面前,校长喊,同学们好!高一二班学生喊,校长好!校长又喊,同学们辛苦了!高一二班学生喊,为人民学习!行进到高一三班面前(三连)……就这样气壮山河地喊,一直到高一二十班(二十连)喊完才结束。
我的那个天!校长竟敢模仿军队首长阅兵。他是不懂还是喝高了?抑或是刻意要过一把瘾?我问董老师,这样检阅军训学生合适吗?董老师说,校长从来不管合适不合适。我说,荒唐!董老师揭开保温杯喝了一口说,荒唐的事情多着呢。我放弃“荒唐”不管了,问董老师,你喝的是酒还是水?董老师说,当然是酒了!
下午,高一年级全体教师在大会议室开了会。会上,教务主任宣读了科任教师分工名单。我上高一七班到高一十班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务主任讲了许多要求,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条。他说,我们的酒不能白喝,一定要抓住契机开发学生智力——这个契机就是大脑受酒精刺激后高速运转的良机。他展开了论证,列举了历史上许多能喝酒的名人,如曹操,陶渊明,李清照等等。其中讲到“杜甫斗酒诗百篇”时,老师们哗地笑了。教务主任旁边的一个领导掀了掀他,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了什么,教务主任就笑了笑说,不好意思,是白居易斗酒诗百篇,不是杜甫。老师们又哗哗地笑了,笑声比先前更大,不少老师把喝到嘴里的酒都喷了出来。还是校长厉害,他十分恼火地说,李白,是李白!教务主任脸通红,咳嗽了一声说,对,是李白,校长说他是谁他就是谁;我是化学老师,不懂文科知识,请大家原谅。老师们就把化学老师出身的教务主任原谅了——万没想到,他又一次语出惊人,居然说武松是历史文化名人,还十分肯定地说,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凭的就是酒!老师们这回没有怎么笑,因为大家实在没有力气笑了。不过,我看见校长黑着脸,有些坐立不安。教务主任似乎是个逆商很高的人;而且,他觉得武松这个例子很恰当,所以就掷地有声地得出结论:酒可以激发人的灵感!教务主任的论点出来了,还想总结一下或深化一下主题,哪知校长突然插话了。他说:
据我了解,今年咱们学校考取清华北大的三个学生都是喝酒高手。试想,如果他们不喝酒,他们的智慧能轻易开发出来吗?如果他们不喝酒,灵感会在考场上光顾他们吗?安全问题是个大问题。一个人有再高的才华,有再多的钱财,有再幸福的家庭,生命没有了,才华、钱财和家庭还有意义吗?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万不敢像去年一样发生溺水事件。三个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为我们二中争了光,也证明喝酒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关于武松,我想讲几点意见。一、武松是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是作家虚构的,不是历史文化名人;二、武松打虎靠的是蛮力,并不是智慧;三、全校老师要加强文化常识学习,尤其是领导干部。下河游泳是很危险的,不会游泳你下什么河呢?你这不是找死吗?政教处和保卫科要组成联合巡查组,天天午休时间到蓝沙淖巡查。蓝沙淖的水很深,淹死一个人比人捏死一只蚂蚁都容易。清华北大好啊,现在这届高三要考五个!考不上五个你们高三老师休想领到奖金!武松这个人也有好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对宋江忠心耿耿。张飞这个人也不错,他对刘备那是没得说——刘备有张飞这样的好兄弟,死而无憾。我身边的各位领导,你们谁能比得上武松?你们谁能比得上张飞?你们一个个都是猪八戒!王熙凤不毒不行啊!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为酒而死,死得光荣!军训搞得好;我们的学生英姿飒爽,跟真正的军人没有什么两样
第四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