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八章 永寿分路[1/2页]

天下安康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窦抗很容易便被窦德明所说服了。因为他自始至终,也不认为自己是李渊的臣子,若是用现代的话说,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李渊的共同合伙人,现在合不下去了,散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军中还有部分军队,并不归属窦家。
      一部是李叔良的禁军,一部是柴绍指挥的禁军,两部加起来有一万余人,约占整个军队的三分之一。
      本来窦轨建议,直接诛杀李叔良、柴绍二人,夺取其部,但为窦抗所拒绝。
      在窦抗看来,李渊虽然显颓势,但实力犹存,到底能不能撑下去,还很难说。若真杀了李、柴二人,等于和李渊撕破了脸,以后回旋的余地,就少了许多。
      而且李德良、柴绍二部,从上到下,都是李渊的心腹将领,就是夺了其军,也未必为窦家所用。
      商议了半天,最终没个说法,最终窦抗决定,突围之时,尽量消耗二部,等突围之后,再做决定。
      外面还有薛仁杲的数万大军,窦抗可不敢内讧。搞不好引火烧身,就是自寻死路了。
      第二日一早,窦抗召集诸将,商议突围之事。
      窦抗很清楚,既然李渊能把密信送入豳州城,必然也会给李叔良、柴绍去信,瞒着二人,反而易使得二人心中生了嫌隙。
      果然,二人对于突围之事,没有任何反对,全不像其他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将领一般心怀忧虑,一看便是,提前知晓了此事。
      对于如何突围,众人意见各不相同。
      西秦军多骑兵,而唐军多步兵,现在有城池依靠,尚不觉什么,但若是出了城,为西秦军所尾随击之,后果恐将难料。
      这时窦德明建议,未若以诈降之计,蒙蔽西秦军,待西秦军防守松懈,再行突围。
      窦抗也觉得此计不错,但又恐李叔良、柴绍二人误会,故意装作不同意的样子。
      李叔良也觉得不妥,诈降之计,虽然是诈降,但谁知道会不会成真。但柴绍却是心思机敏,很清楚此计的成功性很高,也隐约猜测到窦抗的一丝想法,于是主动建议窦抗,听从窦德明的计策。
      窦抗正好借坡下驴,定下了诈降的计策。
      窦抗派其弟窦袭,前往西秦军营中,向薛仁杲投降。
      这几日,薛仁杲其实也焦头烂额了。
      本应该月初就送到的粮食,直到现在也没有遇到。薛仁杲派往原州的人,也没什么有效的消息。
      有言隋军在攻打原州,也有说当地豪强造反。
      总之一月多月了,原州之事,如阴霾一般,严重影响了薛仁杲的意气。
      至于本应该送来的秦州粮食和新兵,到现在也没有到,更是为这件事情,增添了一丝的隐忧。
      薛仁杲隐约猜测,秦州和原州都出事了。
      但薛仁杲不敢退,这么一退,西秦所占的优势,便将化为乌有,之后就连泾州,也未必保的住。
      薛仁杲也是个输不起的赌徒啊。
      眼看豳州城破,就在眼前,薛仁杲还想搏一搏。
      所以窦袭前来请降,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滋润了薛仁杲的心田。
      对于窦袭的请降,薛仁杲一点也不意外,整个豳州城士气全无,又无援兵,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nbs

第七十八章 永寿分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