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年大比落下帷幕,给梅山人带了不一样的感受,梅山高层更是对梅绢的练兵方法充满期待,如此下去,百战雄师指日可待,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高强度的训练需要足够的后勤来支撑。
      这让梅林和梅路对猪山鸡谷也重视起来,至少要保证五百梅山军吃饱吃好,能适应新式练兵法的训练强度。
      不过现在又一支人马的给养问题摆在了梅林和梅路的面前。
      从三十六峒选上来的五到十岁的儿童,经过半年多的遴选,终于全部送到了梅城。
      按照梅绢的说法,这些人要保证最好的营养,最好的住宿,最好的训练和学习,总之全部都要最好的。
      这次从三十六峒选上来的小孩并不是很多,梅绢要求是每峒三到五个,也没有作强制性的规定,有的峒寨本来也就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符合条件的小孩加起来估计也不到五个,何况还有一个自愿的问题,梅绢要的不是强征,只是把利害告诉三十六峒的峒主,让峒主们下去动员。
      半年前,梅林叫来各峒峒主开会,告诉各峒主,这些小孩来梅城有诸多好处。比如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让他们学文习武,长大了会成为梅山的统领,以后能跟小王子一起去征战天下,建功立业。
      峒主们听着也就听着,在这乱世之中,能呆在梅山平平安安长大,就是最大的幸事,这几十年来,外界纷纷扰扰打的火热,梅山受到的波及并不大,相对来说还是很安稳的。他们此刻并不知道北方将来会有一个大秦帝国要扫六合,一统天下,梅山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同,没有梅绢这种生死存亡的紧迫感。
      峒主们回去后也给下面的寨主和峒民照本宣科地说了,不过大家心里想法都一样,山民们的心思很简单,也不听上面的峒主寨主怎么说,只看他们怎么做,这些峒主和寨主,不少人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小孩,山民们就看他们会不会把自己小孩送到梅城去。
      结果自然显而易见的,这些峒寨主都是一方土皇帝,怎么舍得把自己这么小的孩子送去受苦?是的,在他们心里边,这些孩子送过去就是受苦,甚至是一去不回。
  &n

第33章 、童孩送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