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钢剑之威[1/2页]
百转千回之梅踪鬼谷传
茶禅诗剑酒
丁礼和另外两个铁匠领了梅绢之命,当即便去起炉练剑。
丁礼虽只有十六岁,但他身体发育得好(古代人身体发育都比较早),又得梅绢青睐,传了一些冶炼和烧窑的技艺,加上梅绢有什么事都找他来做,在这批匠人中,隐隐的已经成为了首领。
用来锻造的炉子,原来使用的是木炭,梅绢找到煤以后,已经改用煤为燃料,用木炭做燃料来煅炼青铜,是完全没问题,用煤的话,甚至可以不用拉动风箱,就能煅造青铜了,这也让丁礼和一众匠人小小的惊奇了一把,不过他们也没有用这个炉子煅过铁,在他们的头脑里就没有铁也能够煅造的概念。
现在梅绢让他们把这些铁煅成剑,他们只能照做,丁礼的心里除了疑惑,更多的是期待:如果铁能煅造的话,那铁就有大用了,不只是用来铸造粗糙的农具和不中用的武器那么简单了。
这些铁虽有四、五斤,却并不是一块,只是一些散碎小块,要把它们打造成一把剑,首先得把这些铁烧软了,炉子生起之后,丁礼三人想都没想就把这些铁直接放在火中烧,不过烧了半晌也不见这些铁有软化的迹象,按理烧成这样,是铜的话就该软化了,就是以前的铁也应该软化了才对。
他们这才知道这些铁和原来的那些铁不同了,说不定真能反复煅打也不一定。木炭炼出来的生铁块杂质很多,而这种用煤炼出来的铁水凝成的铁杂质较少,杂质多的生铁熔点比杂质少的熟铁低的多。纯铁的熔点达到1500多度,杂质多的生铁熔点也就1200多度而已。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
要想象煅造青铜器那样,不用风箱就把这些铁炼化是不可能的,丁礼三人把风箱拉起来,不断地加煤,提高炉温,终于在他们忙乎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这些铁开始出现软化,两名铁匠想取出来开始煅打,丁礼觉得这时候取出来火候还不够,又烧了一会,这些铁块快要化为流质的时候,丁礼吩咐停止拉风箱,把这些快要化为流质的铁取出来放在青铜铁砧上,迅速用锤子将这些铁锤到一起,并且用急锤把铁块打成条状,等这铁渐渐冷下来,锤子敲不动了才罢手。
整个煅打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被锤碎、被打断的现象,这让两个铁匠感到惊讶,而丁礼则更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感到无比的惊喜。
之后的操作就简单了,把这铁条烧软,煅打成剑的形状,打的过程中,丁礼想起梅绢让他淬水,他也不知道要在什么时候淬合适,又跑去问梅绢,梅绢也知道的不是很详细,只是小时候看到铁匠打铁,拿烧红的铁往水里一淬,就冒出水泡和水汽,还发出嗤嗤的声响,觉得好玩,故印象深刻,见丁礼来问,便告诉他趁铁还是红色的时候淬水使之冷却就可以了。
淬火是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火候的技术活,铁匠打出来的刀剑是不是好,区别就在于淬火的火候是不是到位,淬得到位,打造出来的刀既锋利,又有韧性,淬得不到位,刀口不是易卷,就是易脆。梅绢只知有淬火这道工艺,不懂为什么要淬,要怎么淬,这样其实很容易把这把剑废掉。好在丁礼生怕弄不好,小心地试,又经过多次回火重煅,总算没有出什么问题,还误打误撞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丁礼他们如此反复地煅烧锤打,铁剑渐渐成形,不过在打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铁皮”掉落,丁礼以为是方法不当,又跑去问梅绢,梅绢倒是知道这是在煅造过程中析出来的杂质,这种杂质本来就会影响铁的品质,析出的越多,就越好。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们现在的方法是正确的,他福至心灵想到一个成语“百炼成钢”,是不是这样不断地煅炼下去,铁就会变成钢呢,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一个大的突破啊,不但炼出了熟铁,还炼出了钢。
“你们不要怕,这些掉落下来的不是铁,而是铁里面的废物,是杂质。回去继续这样煅练,嗯,先这样练一百遍吧。”
“一百遍会不会把这些铁煅到不剩什么了啊?”丁礼疑惑地问道。
“嘿嘿,这个你不用担心,能打到没了算你有本事,就算打没了也没事,再炼出一些铁来就是了。”
这下丁礼算是放心了,也放下思想包袱,是啊,就算打不成,打没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大不了再炼再试嘛,放手试就是了。第44章 、钢剑之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