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入的庞邑兵和新兵,都被传授了梅山气功和梅山武术,只差装备没有换了。
丁义对于这种当教官的任务,其实是不乐意接受的,不过他从瘐岭回来,向梅溪汇报瘐盟的发展情况,说到那边缺人的事,梅溪就打蛇随棍上,硬要他帮着训练在窑堡的这一批人,说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提高一下这些人的战斗力,如果在训练中能发现可堪造就的人才就更好了。
梅溪这样一说,丁义也动心了,他虽只是侦察队的一个小头目,带的人也只有八个,但他知道在梅绢的心中,侦察队的人,不要说是头目,就是普通的队员,也个个都是宝贝,他们的待遇和那些将领完全不差,甚至更好,投桃报李之下,侦察队也把梅山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对梅山有利的事,他们都乐于去做。
丁义由于梅绢对他弟弟丁礼的看重,更加对梅绢忠心,而梅绢也把最重要的任务,护卫梅溪、梅江的安全交给了丁义,可以说把他当成心腹中的心腹来看待了。在这种情况下,丁义就很自然地站在梅绢的角度,从梅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丁义对于在梅山左营和庞邑兵中发现人才没有多大兴趣,梅山左营的人,是经过梅绢考察过了,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庸才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人才了,而庞邑过来的人,越是人才,丁义他们也越不敢用啊,毕竟他们只能算是俘虏啊。所以丁义将目光锁定在那五十名新兵的身上。
这些人都是梅山几十年前派到昭潭据点的后代,忠诚上完全没问题,还都是从小就练武的,加上年纪也都不大,可塑性强。
丁义这次从瘐岭回来之后,对人才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原来以为只要会打仗,对梅山忠心就够了,这次庞邑之行和瘐岭之行以后,他深感梅山能处理政务的人才少得可怜,瘐胜和利苍也都是赶鸭子上架,故这次他接了梅溪训练士兵的任务之后,不动声色地在这些人中物色这样的人。
按丁义的想法,找到合适的人以后,可以和他的小队一起,跟随梅江和梅溪去处理一些商务性的活动,既是护卫,也是助手,毕竟梅江和梅溪两个人都是女流之辈,有些事情并不方便出面,何况只有自己一个侦察队,要保护梅溪和梅江两姐妹,还是有些分身乏术,再物色几个武力值高,头脑灵活的人补充进来,必要的时候侦察队分成两队,以老带新就可以从容应对。
第131章 、造船和练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