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包裹严实,有些类似于天地未开的混沌之态,又似胎儿在母腹的先天之状,的确有夺天地造化之功。”屈原看了还密封在篾篓中的黑茶,感叹道。
“我虽没有看到制作的过程,但根据你的描述,也大体知道,之前那些工序,基本上都是在激发茶叶之中的活性,使之重获生命,然后营造一个先天混沌的环境,这茶篓就象是胎盘,茶叶便是胎儿,而天地则是其母体,如此一来,这茶便聚日精月结,吸天地灵气,从而凝出了那一丝混沌仙气。”屈原继续分析推测道。
“那对我们自身修行,又有何启发呢?”梅绢对屈原的解释也是认同的,不过弄清这丝仙灵之气的成形,显然不是屈原的目的,如果从中得到启发,用于自身修练,这才是他最初的出发点。
“这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要充分激活自己,二是要将自己置于混沌状态,这样才能吸阴阳二气,成就自身。”屈原若有所思地说道。
“说到阴阳二气,我有一事不明,师祖在天问之中,却是说的阴阳三合,阴阳为二,又怎么说阴阳三合呢?”梅绢突然想到在读屈原《天问》一诗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他问宋玉,宋也解释不清楚,故屈原此刻说到阴阳二气,自然就问了出来。
“天地之间,的确存有阴阳二气,这是天地之本,不过这天地之间,却并非只有阴阳三气,万物皆有灵,皆有自身独有的气,所谓阴阳三合,乃是指的天地之间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要使自身之气与阴阳二气相合,这样才可以顺利成长,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屈原详细地向梅绢解释道,“我们修道之人,则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以阴阳二气,与自身之气,三气相合,形成一气,将这一气归于道,这就是修道。”
“那所谓仙灵之气,就是先天的混沌之气吗?这黑茶,现在就是合阴阳二气,凝聚出混沌之气,也就是仙灵之气?如此说来,这黑茶也可以修练成仙吗?”梅绢沉思了一下,问道。
“这黑茶凝聚仙灵之气,乃是天地意志使然,严格来说,这仙灵之气不是黑茶有意识地吸收的,而是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因为它符合了一定的条件,而自行灌入的。”屈原想了想说道,“而我们人则不同,人是有意识的,才可以修练,不过也因为有意识,若是过于执着,便过犹不及,反而与道相背,无法得道。是故道法自然。”
&n
第170章 、山海经之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