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牧敲了敲总办办公室的门。
      \"进来!\"一个颇有些年迈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秦牧推门而入,李琛抱着书跟在他的身后。
      \"王总办,我是秦牧。\"秦牧首先打了个招呼。
      这是秦牧和讲武堂总办王桐的第一次见面,但王桐对秦牧的大名也有所耳闻。
      \"原来是秦先生,老夫久仰了!\"王桐虽然比秦牧大个几十岁,但还是站起身来迎接他。
      \"王总办客气了,快坐,秦某这次是为了讲武堂的扩建项目而来的,还要多多仰仗王总办的支持。\"秦牧客气地说道。
      王桐当即点头道:\"秦先生有何要求,老夫一定尽力配合。\"
      \"多谢。在谈正事之前,我有个问题要问王总办。\"
      \"请说。\"
      \"李师长这次来是为了招募一些中级军官,但是新一批的学生却连基本的军事能力都不具备,不知这究竟是为何?\"
      王桐听后也免不得叹息一声,他解释道:\"秦先生,你有所不知,讲武堂现在是江河日下了。
      很多原来的教官和讲师们都因为薪水一降再降而辞职离开,到其他省的讲武堂去了。
      剩下的这些人基本都是一些只会照本宣科和思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顽固。
      和这群虫豸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军事教育呢。\"
      秦牧思索着点点头,说道:\"今天我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事。
      我从贸易公司那里批了两万元的前期资金作为讲武堂的经费,另外我已经从外省邀请了一位军事教育方面的大才来到闽省讲武堂任职。
      李师长手中的这些书籍都是我给讲武堂准备的新式教材,其中有很多欧战战例的分析,是完全不落后于时代的。\"
      说着,秦牧把那本《步兵攻击》递给了王桐。
      王桐只翻看了几页便惊为天人,其中记载的欧战战例的具体数据和详细的战役过程按理说秦牧根本就无从知晓,对于战例的分析更是精辟至极。
      \"好啊,好!我早就听说宋督理身边新出现的左膀右臂秦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大才,原本老夫还对此嗤之以鼻,今日见秦先生著作,老夫不胜惭愧。\"王桐激动地说道。
      秦牧扶额苦笑,总感觉自己这冒名顶替的行为有点不地道。
      但是也无所谓,毕竟距离这本书的原作者出版这本书还有十几年的光景,秦牧在这个世界中也称不上是文抄公了。
      \"王总办谬赞了,秦某不过是对外面的见识比较多罢了,称不上是大才。\"秦牧谦让道。
      \"秦牧先生刚刚说,从外省邀请了一位军事教育方面的大才到讲武堂任职?不知这位大才是何人?\"王桐问道。
      \"他是十几年前倭国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三期毕业班的第一名,带走了代表第一名的倭国皇帝佩剑。现在正在浙省议会中任职。\"秦牧回答道。
      王桐听说过此人,但让他疑惑的是,这个人是联省自治的坚定地支持者,与闽省督理

第26章 讲武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