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若芸老师通过企鹅要了他论文电子版的三天后,便将标注着修改后的版本发了回来。
      许昊点开文档查看。
      一大片刺眼的红色。
      但他的情绪没有任何变化,继续仔细阅读老师修改的部分。
      还好,主体框架基本没改,主要内容调整了一点,其他绝大部分都是遣词造句方面的修改建议,所以才显得修订的地方很多。
      不得不说,老师毕竟是发论文的老司机,对比一下修改前后的版本,能从中学到不少宝贵经验。
      收到反馈的当晚,许昊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论文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完毕。
      想了想,他在论文作者栏加上了对方的名字,才又发了过去。
      嘀嘀嘀~
      过了不一会儿,笔记本电脑屏幕右下角的企鹅软件图标再次闪烁起来。
      对方又将论文发了回来,
      他翻遍全文,发现这次改动的地方只有一处——
      删除了“张若芸”的名字。
      紧接着,对方发来一句话:“这篇论文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不需要加我的名字。”
      “老师,您花了时间精力帮我修改,加上您的名字是应该的。”
      许昊真心实意地回复道。
      有了老师的指导,虽然没有大改,但这篇论文的“学术范儿”立即浓郁了许多,这些细节没有多次学术论文写作投稿的经验是很难把握到位的。
      “我说了不用,以后我的课好好上就可以了。”对方回复道,“以后如果有论文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找我。”
      “好的老师,太感谢您了!”
      既然老师的态度很明确,许昊也不再坚持了。
      凭借手中掌握的黑科技,以后报答对方还有很多机会。
      其实不想在这名学生的论文挂名,张若芸还有两个没说出口的原因。一是她始终不能确定这篇论文是否是由对方独立完成的。毕竟,对于一名大一的学生,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文章确实有些“超模”了。如果加上自己的名字,那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而她是个讨厌麻烦的人。二是这种水平的论文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确实也没什么用,总之就是没必要加名。
      许昊在论文中加上个人的联系邮箱等信息后,投稿给了江北大学学报。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时光了。
      尤其江北大学这种一等大学的学报属于核心期刊,那么审核反馈的速度就更慢了。
      许昊就像没有写过这篇论文一样,宅在校园里每天雷打不动过着上课、锻炼、开发游戏的日子。
      平淡的日子,依然能结出硕果。
      首先是实际体质属性达到了7.2点。
      曾经畏之如虎的一千米测试,他轻松便拿下了体育班级的第一名,而之前经常以拥有没被做题摧残过的身体素质自傲的邓聪,却只获得了第二名。
      “呼~呼~呼……这,这不可能!”
      眼睁睁看着舍友超过自己,邓聪挣扎着冲过终点线后,拄着膝盖气喘吁吁,一脸难以置信地盯着在他之前到达终点,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在前面溜达的舍友。
     &

第42章 二十万,够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