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定醒看了一眼,皱起了眉,赶紧道:“这也太油了,抹在脸上不得跟猪油糊了一样?算了你拿它擦手吧,我还给你买了其他的雪花膏。”
他把自己从百货大楼走了一圈买的东西全倒出来,雅霜雪花膏、肤美灵洗面奶、宫灯杏仁蜜身体乳……没有后世那么繁杂的化妆品,但是有一瓶茉莉花露水,甚至还有眉笔与印着一只金属管的口红。
这已经是这个年代最时尚的国内化妆品了,叶微看着都觉得新奇。
叶微以前听一个学妹说过,在1966年出台了一份文件报告,指出:口红、脂粉、香水等高级化妆品不得在国内销售。在那之后,很多大城市,所有的带“香”字的化妆品全部停止生产,雪花膏更名为护肤膏。
不过现在是1995年,市面上还是能买到口红的,不过只有大城市才卖。
叶定醒指了指眉笔跟口红,有些不好意思,“我不会挑,就拿了售货员说卖的最好的两样,等以后你有机会试试。”
叶微好奇地看了看这两样化妆品,和后世没什么大区别嘛。
她甜甜道了谢,“谢谢哥!”
“你喜欢就好,”叶定醒笑笑,“本来想买点县里不好买的,但发现就那几样,没什么特别的,你拿回去用着看看。”
车厢里,陈温均又看了眼手表。
旁边的刘松把笔记本放在腿上,正在写稿,断了思路,他一时间放下笔回头问。
“陈同志,你的稿子写完了吗?”刘松可知道,文化局也要交一篇稿子,是和他写的新闻发到同一张报纸上的。
陈温均“嗯”了一声,“我右手不方便,只写了一点,在医院请阿微代的笔。”
“你还不知道我们后来给人家抢救物资的具体情况吧?我给你讲讲,”刘松挠挠头提醒道:“你擅长写故事不?我们报社审稿的编辑可严了。”
“写得还行吧,”陈温均笑了笑,“你讲吧,我听着。”
因为受伤,后面几天的援助他都没参与,不知道情况,的确不好下笔。
刘松坐直了身体,便绘声绘色的讲起来他们如何在废墟里辗转腾挪、齐心协力、找棉被找锅碗瓢盆的故事,抑扬顿挫,讲到关键处,声音都激昂起来。
旁边坐着的好几个人都竖起耳朵来听。
等刘松讲到有居民来感谢他们,抹泪感激的样子时,有人拍桌叫好。
“你们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哈,找个东西,讲的跟大英雄似的!”
刘松不好意思笑笑,“我这算啥啊,我就是写新闻稿的,陈同志这个写小说写故事稿的,肯定比我厉害!”
他在救援队呆了好几天,也和大家混熟了,不是刚来时局促紧张的样子了。
“陈同志,你写过啥小说吗?我之前听说你们文化局的都能出书呢!”有人好奇问道。
陈温均便跟大家耐心解释起来。
第220章 护肤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