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6章 历史变革之下的李书生![2/2页]

大明开局错把皇帝当亲爹 不信天上掉柿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生擦着眼泪,非常委屈。
      “谁骗了你啊?报官了吗?”
      朱林追问道。
      “还不是外地来的几个商人吗?”李书生万般无奈道。“最近京城不是商人来的很多吗?有不少人做生意都发了财,我自然在拿了你两千多两后,也想做点小买卖,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有一次,我在青楼喝花酒时遇到两个云南那边来的商人,他们跟我说,朝廷正大办工事,充满商机,尤其是发行了通河券。”
      “你和通河券能扯上什么联系?”
      朱林莫名其妙。
      这时。
      其他人也都纷纷围拢了上来。
      李书生有气无力道:“他们说……朝廷发行了通河券,就会发行其他券,比如购房券粮食券。”
      “呃……”
      “他们说,这是朝廷要进行大革新才发行的券。随着京城人越来越多,商贸越来越发达,房屋粮食必然不够,将来不管是买房还是买粮,都要用券来购买!如果这个时候能提前囤积一些房券粮券,到那时再以高价卖出,必然会大赚一笔,朝廷也不会管的!”
      “不是吧,这种话术也能骗到你这个书生?所以,你就信了这些人所说,把那一两千两银子全部从他们身上用来买券了?”
      朱林都要笑哭了。
      看来!
      反诈得从大明做起!
      虽说骗子骗术简单,但难防这世上傻子多呀!
      “谁说不是啊?”
      李书生双手砸着自己的脑袋,后悔不跌。
      朱林极为无语。
      果然。
      就如同朱标坠崖,自己掌控的事实在是太少了。
      他原本想着在京城发展商贸,以金陵一地带动江南其他各处,从而使得大明财政富裕,经济流通,老百姓也能从其中享福,到物资流通起来,各种需求增加,时代自然会向前发展。
      但是。
      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阵痛的!
      就比如说通河券,这才刚发行不到一个月,眼看都要过年了,竟有人大老远从云南跑到金陵行骗。
      当然。
      这些人是不是云南的,还得两说,毕竟现在云南正打着仗,按照原本历史,至少还要打上个一两年。
      “官府没说什么吗?”
      朱林问道。
      “官府能咋办呀?登记了我所说的事,就让我等消息,可是我已好几天都没个正儿八经住的地方,倒是在青楼认识几个女子,但她们听到我没钱,哪里还搭理我呀?我连饭都吃不上了,只望朱小郎君你大恩大德能把九十三号院还给我,我接下来一定想尽办法赚钱,还你的银子,不然,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说着。
      他又哀嚎着哭了起来。
      吱扭扭。
      这时。
      朱林身后的九十五号院的大门也打开了,正扣着肩膀上扣子的铁花打了个哈欠,猛然发现院子大门口竟围着这么多人,就是一愣。
      邻居们有同情李书生的,也有嘲笑他的。
      朱杰摇摇头。
      他不是个心狠之人,尤其对待李书生这样的普通老百姓。
      但是。
      他更明白李书生现在的遭遇的确跟他有着关系。
      毕竟。
      如果自己不穿越过来,不搞这些通河券之类的事,李书生只怕一辈子,哪怕孤独一人,也可以守着自己的九十三号院过活了。
      只是。
      清醒过来的铁花从其他人嘴中得知了李书生的遭遇,立刻拨开了人群,叉着腰大叫道:“喂!你个迂腐的李书生,好没道理!自己被骗了钱,反倒怪起我家少爷了,这是何道理?你这不是拉不出屎怪茅坑吗?”
      “对呀,对呀!”
      不少人纷纷点头。
      朱林听到这话,却哭笑不得,一头黑线。
      好你个铁花!
      这话说的……
      谁是茅坑?
      谁是屎啊!

第246章 历史变革之下的李书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