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谈怪论[2/2页]

寒门枭臣 楚狂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杨墨又取来三倍于液体的菜籽油。
      倒进罐子里,与培养液混合搅拌。
      搅拌均匀后,再静置片刻。
      如果是玻璃器皿的话,这时候应该就能看见水油分离现象了。
      罐子里的液体此时已是呈现出分层的状态。
      一共有三层,分别是油,脂,水。
      杨墨小心的用煮过的勺子舀干净上面两层。
      只留下罐底的那层澄清的液体。
      再把用木炭研磨成的炭粉加入液体。
      炭粉很快就吸干了罐底的液体。
      杨墨小心的将湿碳刮出来,装进油纸做的漏斗,下面垫上木棉。
      先用蒸馏水清洗木炭粉。
      然后再用食用醋制作的酸性水洗。
      最后一次,再用纯碱制作的碱性水冲洗炭粉。
      把最后一遍洗出来的水按等份用小碟子接住。
      这些碟子里的液体中,就含有后世拯救了亿万伤患生命的抗生素:青霉素。
      杨墨重复的,不过是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当年的过程。
      这种原始方法获取的青霉素,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从中找出具有药用效果的药水,才能最终用在病患身上。
      杨墨把碟子妥善的存放起来。
      又去找了周辅仁,让他去找个感染渐轻的病患。
      从病患的伤口上提取一些组织。
      周辅仁遵从师命,立刻骑马回了县里。
      当天下午,他就急匆匆赶回来了。
      身上的竹筒里,已经带来了从被感染者的伤口上得到的组织。
      杨墨用竹制的镊子小心的取出少许组织。
      放置到其中一个碟子的边缘。
      这些组织中含有多种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葡萄球菌。
      接下来就是等待致病菌的生长。
      如果致病菌最终占领了整个碟子,那就证明这碟药水失败了。
      或者组织中含有青霉素无法消灭的特殊病菌。
      相反,如果病菌最终只围着碟子周边生长,并不能深入中间部分。
      那就证明碟子里的药液是有效的。
      他就可以直接提取碟子中间的液体,注射给张顺。
      现在的难题是,即使有了青霉素,也没有注射针头。
      杨墨不禁开始犯了难。
      针头十分细小,还是中空的。
      这个时代,该怎么才能制作出如此精密的医疗器械呢?
      这天,他无意间看见李杏林在村子里给村民们针灸,忽然就来了灵感。
      这个时代针灸用的银针已经能做得十分精巧。
      说不定工匠们就有方法做出中空的金属针呢?
      他立刻扭头就往张顺家走去。
      张顺经过几天的调养,已经可以支着身子坐起来。
      见杨墨来看他,很是高兴。
      周辅仁每天都守在张顺病床前,把后者照顾的无微不至。
      杨墨关心了张顺几句,就直接转移了话题。
      看向周辅仁道:“你们大夫的针灸用具,都是在哪儿买的?”
      “一般都是委托银匠专门打制的。怎么,师父对针灸有兴趣?”周辅仁很好奇。
      杨墨道:“银匠可能打出中空的针?”
      他知道后世有一种针灸用针,就是中空的,方便导入药液到患处。
      但古代到底有没有,却不大清楚。
      “中空?这个小徒就不清楚了。常用的针灸用针共有九种,小徒这里倒都有。师父如果需要,小徒愿意孝敬一副。”
      “不必了,你给我把县里最好的银匠请来就是了,工钱好说!”杨墨心里有了底。
      “是,徒儿这就去办。”
      周辅仁连忙答应,骑着马离了村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谈怪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