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了其他三国来冬凌国的日子了。
九月一号秋高气爽,冬凌云和苏雨辰一大早就起来了,来到冬凌城南门。
只见冬凌城一身红色劲装,腰系红色束带,一块白色玉佩悬于腰际,墨发高高束起,一根玉簪挽起,更显英俊潇洒。
城墙上的侍卫大声喊道,“北寒国使臣到。”
语音落,只见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进来了,前边一男子骑着高头大马,长发披肩,一件衣服斜挎在肩膀上,一股野蛮之气,后面跟着四个彪形大汉,手里拿着大铁锤。
只见马背上的男子一个翻身下马,,冬凌云抱拳说道,“欢迎北寒国太子,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先去驿站休息,晚上宫里给你接风洗尘。”
“哈哈,不辛苦,一路走来,欣赏了冬凌国的山水风光,不愧为风水宝地。”北寒国太子北寒胜粗犷豪迈的说道。
“难得胜太子喜欢,此次前来就多留些日子,好好游玩。”
“多谢秦王殿下,那我可就要叨扰了。”
“辛福,带太子前去驿馆休息。”冬凌云吩咐道。
紧接着又一队人马缓缓的进来了,坐在马背上的男子,一身白色衣服,玉树临风,丹凤眼,嘴角挂着刚毅的笑容,看起来颇具阳刚之气。
这时就听城墙上的侍卫大声喊道,“南楚国使臣,太子南楚宏图,公主南楚明珠到。”
冬凌云站定,马车刚停就从马车里跳下一位少女,只见少女十四五岁年纪,鹅蛋脸,双眼皮。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起来俏皮可爱。
“云师兄,珠儿可见到你了,这两年珠儿好想你。”说着就上前抱住了冬凌云。
李仁已正要绝望时,这顶轿子已经走到他面前。
在前边的轿夫恰好与他齐身时,他忽然听见耳边传来一阵:“嗡嗡”的响声。
怪烦人的,好像是一大群苍蝇在头上乱飞,他心中不由一动,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这乘轿的轿顶上,有几十只大马蜂正“嗡嗡”地乱飞。
在轿顶端正中镶的那颗大红珠上,停着一只大蚕豆般的大马蜂,正冲着他连连扇翅。
李仁心里一亮,毫不怠慢,跨前一步,双手紧紧攥往轿杆,兴奋地喊道:“快落轿。公主就在此轿中!”
轿落帘掀。果然,轿中稳稳地坐着美丽的公主。她冲李仁嫣然一笑,轻启珠唇,深情地吟出四句诗:
“前世有缘识在今,
磨难之中得知心。
百乘小轿藏娇女,
金枝终配意中人。”
吟罢,玉腕轻抖,轿帘儿落下。轿夫抬起轿子,飞快地回了内宫。
吴义早被吓瘫了。
驸马梦没做成,欺君的大罪却犯下了。
几个兵士像架死狗似的把他拖起,送进大牢待斩。
皇帝见李仁顺利地过了三关,也很高兴。不禁龙颜大展。原先,尽管他无心要反悔诺言,但公主一旦被救回后,不管最后嫁给李仁还是吴义,终归都是个平民百姓。心中难免要觉得不太是味儿。
如今,通过这三件事儿,他认为李仁绝非是凡夫俗子,而是个真真正正的奇才,具有神人之功,这样的人当驸马,皇亲国戚不会低看,王公大臣不政小瞧,平民百姓也不会笑话。
皇帝高高兴兴地传旨:择黄道吉日,给公主、李仁举行大婚之礼。
办完婚礼,又下圣旨封李仁为“降魔镇国大将军”世袭二品。
封官进爵后,李仁带上数十名兵将和官女,回家去接老母李潘氏。
自李仁进京后,李潘氏见他多日未归,不知是福是祸,正在家中焦急时,忽见儿子锦衣而回,不由喜出望外。
但是,她却执意不肯进京,死活还要买豆腐。
无论李仁怎样相劝也无济于事。
最后,李潘氏对儿子说:“你不必再劝,娘意已定,绝无更改之心。我只要求你替为娘做到四点。”
李仁忙答道:“请娘教诲,莫说四点,就是四十条四百条,孩儿绝不敢违背半点。”
“吴义虽然无情无义,贪婪心狠。但他毕竟尊我为娘,称你为兄。你回京后求皇帝免他不死,让他回来与我为伴。但愿他回心转意,重新做人,也算好事一桩。此为一。
“你为官一定要清廉,不得贪脏枉法,欺官压民,万不能位显心变。此
第125章四国会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