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着大臣们,假装思考了一下。
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那个,王司徒啊。”
“臣在!”
“朕……决定,命你做临时监理大臣一职,从朕出征,至凯旋回来期间,朝中政务和内务,由你全权负责,换句话说,这段时间,你的所言所行,皆代表着朕的旨意,希望爱卿能秉公办事,恪尽职守!其他爱卿也要坚决配合,不要犯上!不要对王司徒有任何不敬。”皇帝严肃的说道。
“臣,遵旨!”众臣回答,但很明显的是儿文臣这边的声音比武将那边要高的多。
闻听此言,王允倒是受宠若惊,赶紧跪在地上,“谢陛下信任!”
“袁校尉!”
“臣在!”
皇帝晃了下脑袋,思考了一下台词,“你本就是司隶校尉,兼廷尉,之前也当过西园禁军的校尉,如今呢,曹孟德随朕出征,这宫中禁军暂时由你代管上军校尉,并加赐节钺,朕离京之后,你要把宫中的一切打理好,并有权力协助王司徒处理政务,朕,相信你。”
“谢陛下信任!”
“行,那差不多就这样了,希望王司徒和袁校尉能秉公办事,做好分内之事,其他人,一定坚决配合,此二人在朕御驾亲征的期间,所言所行,皆代表着朕,听懂了么?”
皇上又交待了一遍,似乎在强调这一点。
“臣,遵旨!”这次的回答一样,还是文臣声音更大一些。
董卓听得是很明白啊!这不就是安排俩人看着自己得么?说要坚决配合,说这俩人代表圣上的旨意,这不是就是针对自己的么?
如今这京城,除了自己手里得兵权,其他得权力基本都下放给王允和袁绍了,也不知道这陛下葫芦是什么药,难道是要对付自己?
他又开始瞎猜了。
“董太尉!”
他正想着是呢,忽然听到陛下点名,还是赶紧站了出来,“臣在!”
“朕此次出征,你身为太尉,也是大将军,居中调度的事宜,就交给爱卿打理了,高祖皇帝创大汉江山初期,韩信出征,第一功臣那是局中调度得萧何,因此,这调度兵员、粮草得事情,朕交给你,也是对你的信任,别让朕失望!”
“臣,定当尽心尽力!”
董卓是听明白了,这陛下出征,一人给一个蜜枣吃,还舍得分军功给自己了。
这么安排,无非就是想出征之后,让京城里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毕竟,皇帝的心里,也是有所忌惮!
而他忌惮的,不就是咱董太尉么?
既然如此……
咱这西凉土包子就别那么老实了,如果真的相安无事,岂不是让陛下白担心了?
……
第二天上午。
京城洛阳东门外。
皇帝骑着一匹威武雄壮的战马,身后跟着曹操和虎豹骑的带军将领,因为名义上这是陛下的军队,所以也给这小将封了个不大不小的军衔,讨夷将军,居五品。
&n
第八十九章:各怀鬼胎文武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