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8章 一点见高下[1/2页]

直播之工匠大师 九个栗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明是极简约的百合花纹,但细看时就能发现其精细程度。
      不仅每根线条上都仔细地掐了花纹,甚至连舒展的叶片上的叶脉都清晰可见。
      看着这般简单的图案,但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知道,越简单,其实越难。
      就好比画画,画个五角星不难,最难的是画圆和画直线。
      掐丝也一样。
      掐丝要求做工规矩,掐出来的形状务必匀称、自然,后期点蓝的效果才会干净、整洁。
      古话就有“丝工重于蓝工”之说,就是因为掐丝的功夫,会纤毫毕现地表现在作品上。
      陆子安手下的铜胎,被酸清洗过后,散发着柔润的光泽。
      此时映衬着这掐丝百合,就连那细而长的瓶颈都带了一丝尊贵的气质。
      仿佛天鹅正在引颈高歌,又仿佛是一枝百合清冶出尘地睥睨着天下。
      “陆大师……”
      陆子安回过神来,见众人眼巴巴地瞅着,自己再检查了一下确定无误,便笑笑把铜胎递了出去。
      明明所有人都非常向往,但还是保持着秩序,各自礼让着。
      几位老师傅围成一圈,细细欣赏着这铜胎,只觉这掐丝当真是美不胜收。
      明明还没有经过点蓝等工序,但却已经有了景泰蓝那般丰富的底蕴,这大概就是大师手笔的风骨吧!
      众人一边观赏,一边回忆着陆子安方才的手法。
      目光偶然落在自己的作品上,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人索性拎了只成品过来仔细对比,咂咂舌:“味道不对。”
      他们的作品,精美有,但韵味不足。
      他们的画面总是填得极为饱满,总感觉这样才足够大气华美。
      平时不觉得,此时一作对比,便感觉太过繁复,釉面太厚。
      如陆子安这般三两花枝便勾勒一整个花瓶的,反而有一种独特的冶丽美感。
      “简单来说,就是留白。”一名老师傅拿开放大镜,眯着眼睛细细回味着这种感觉:“画面要协调,多一寸太乱,少一笔太淡,得正正好。”
      全部看过之后,众人才再次将目光投向陆子安。
      却见到他此时正坐在工作台前,台上已经铺了两百来个颜料碗。
      没有图纸,陆子安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想法调配出来的色泽。
      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堆。
      这些细末,就是景泰蓝最重要的珐琅粉。
      珐琅粉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瓷土等,以纯碱、硼砂为熔剂,用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作为乳化剂,各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
      当然,也有配入粘土经湿磨而得的珐琅浆。
      珐琅粉和珐琅浆两者各有所长,它们有一个统称,那就是——珐琅釉料。
      虽然有些不舍,但铜胎还是一步步递回了陆子安手里。
      陆子安将胎体进行了平活、整丝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上釉。
      他将毛笔浸在釉料里面,完全吃透,然后轻轻地在一片花瓣上进行仔细的勾勒描画。
      “咦?”有人略微惊讶地皱眉,不顾其他人制止的眼神,拿起旁边的一根铜丝轻轻在陆子安的颜料碗里沾了沾。
      出乎意料的是,与他们平时所用的任何颜料都不一样的是,陆子安调制出来的釉色,竟然是有黏性的。
      “这是……”
      终于也有其他人察觉到异常了,纷纷围了上来。
      陆子安始终端坐着,花瓶微微倾斜着搁在木架上,笔触轻柔,将这些釉色都慢慢填充进去。
      而这,也正是陆子安创新的第二项工艺。
      点蓝这个步骤,泰霄的师傅们一般都是用的蓝枪和吸管。
      用它们舀着不同颜色的釉料,慢条斯理地镶嵌在铜丝界成的各种小格子里。
      而陆子安的釉色,却是以毛笔一笔笔进行填涂,勾画。
      点一片叶子,陆子安最少要用五个颜色,所用的颜料由深及浅,有时甚至需要近十种。
      这般勾画出来的叶子,连叶脉都极为清晰,一片叶子静静舒展,平静地散发着岁月静好的感觉。
      看着这般点蓝,是一种享受。
      “一点”见高下,说的就是这种意境。
      众人认真观摩的同时,也忍不住拿起自己的工具,跟着细细勾勒。
      整个车间寂静无声,他们体会着陆子安勾画时的手感,忽然对点蓝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在他们的眼里,陆子安手里的毛笔,仿佛不是在进行点蓝,而是在填满华夏景泰蓝所缺失的一部分。
      风轻云淡间,改变的

第598章 一点见高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