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2页]

直播之工匠大师 九个栗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是复刻品,但也非常精美。
      入手微沉的零件,每一样都带着铜器独有的清冽光泽。
      因为只是模型,所以没有特意做旧过,每个零件都能严丝合缝地拼接。
      应轩先从底板装起,然后便是都柱。
      立好了根基,再装上八根轴架。
      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
      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相对应。
      虽然箱子挺大,但其实内部的零件并不多。
      如果说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这个“复原”的地动仪有疑问的话,现在将这模型组装起来的应轩终于明白了原因。
      乍一看,没什么毛病,和书里写的那些很相似。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整个地动仪模型非常精美,不仅非常大,而且外表上刻了篆文和各类鸟兽图,呈祥瑞之势。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龙有,蟾蜍也没有,嘴巴也张得很开。
      但是除此之外,竟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连将这个模型拼起来的应轩都有些不敢置信,扭头在几个箱子里翻了又找,确定已经全拆完了以后,才不得不相信,真的没了。
      最后一个箱子,他捞出了一张纸。
      哟,还有说明书呢?
      就这样?
      这就是地动仪?
      开什么玩笑!?
      应轩几乎都想笑了,他拿出手机,想了想,又放下了。
      难怪说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了,照他说,就该删!
      这完全就是个模子嘛,动要怎么动?
      应轩拿了根棍子,照着他们的说明书解析,往龙头上捅了一下。
      “哐当!”
      龙嘴张开,铜丸落下,正正落进下方的蟾蜍嘴里。
      应轩看得一脸无奈,甚至还给它鼓鼓掌,那你很棒棒哦!
      这跟他们给的图纸根本不是一个玩意儿嘛!纯粹的一玩具,啧。
      哎,真是浪费感情,亏他还这么兴冲冲地赶回来。
      应轩带着无限的失望,收拾收拾东西回了宾馆。
      睡觉之前,他把今天的事情写了下来,发了封邮件给陆子安。
      安静的夜里,陆子安一个人坐在桌前作画。
      听到手机的提示音,他头也没抬,继续将这根线条画完了才轻轻搁下笔吁了口气。
      揉了揉手腕,陆子安看着草图满意地点点头。
      总算有点样子了。
      喝水的时候,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见是应轩发来的邮件,他便晃动了一下与他这张桌子呈7字型的另一侧的桌子上的鼠标。
      屏幕亮起,登陆之后,陆子安权当休闲地看了起来。
      看着邹凯他们之间的闹腾,他都忍不住唇角微翘。
      当他看到了与地动仪有关的事情之后,他的神情才逐渐严肃起来。
      但是当看到最后,那玩闹一般的模型,陆子安嘴角抽了抽。
      这实在太儿戏了,偏偏这玩意儿,形象传播非常广泛。
      不仅成功被印到了1953年“伟大的祖国”系列邮票上面,而且还成为了我国地震学会的徽记。
      它的内部设计,是源自傀国1937年复原地动仪的直立杆原理,外形则参照了傀国在1875年绘制的外形。
      二者相结合,才有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地动仪模型。
      但是最可笑的是,这版内外皆从傀国学来的地动仪根本动不起来。
      更尴尬的是,就像应轩看到的说明书一样,这版地动仪要拿木棍捅龙口,铜丸才会掉下来。
      用华夏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的话来说就是:“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
      话是刻薄了点儿,但话糙理不糙。
      不过呢,输给一块肉也不要紧,因为别人不见得更强。
      据陆子安所知的是,19世纪后期以来,华夏、傀国、鹰国很多学者都对历史记载的地动仪进行了复原讨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假想。
      仅在近几十年,就有许许多多比1951年这个玩具一样的模型复杂很多的设计——虽然无非是一块肉和两块肉的区别。
      陆子安将这些事实都写了下来,回

第61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