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捣乱者[1/2页]

超凡捡漏王 超牛地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莫非这是个稀世珍宝?可没听说过啊。”
      “可不嘛,我只知道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人家是外圆内方,这个……”
      “这叫刀币啦,可刀币也没有这么贵的。”
      “我看啊,就是噱头,想找冤大头吧。”
      大家你一嘴我一嘴的分析着情势,始终没有人出手,却也看出来是刀币了。
      所谓刀币,就是一种青铜钱币,主要应用于春秋战国,年代是够久远的,可并不稀奇。
      一般来说,因为黄铜染上了金色,会是发蓝,这枚却是黑褐色。
      有人询问摊主,摊主也是语焉不详的。
      “不瞒大家,我也不太明白。”
      “但是我就是知道,这是好东西。”
      他这么说,很多人都笑了,哦,你是买家,你连自己的东西都说不清楚,就这还想卖出去?
      对此,摊主也只能苦笑,他倒是想介绍清楚,关键他不知道啊,总不能瞎编吧?
      现在都有手机,一旦瞎编,马上就会被人识破,更没法卖,所以,他也只能靠着故弄玄虚了。
      “能便宜吗?”
      人虽然多,李令却是第一个讲价的,刚一开口,很多人还指责起来了。
      “小伙子,懂不懂规矩啊?这里的规矩了,讲价都不言语的。”
      “那不有袖筒嘛,还不会咋的?”
      “不要不尊重老规矩,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不容易闹矛盾。”
      “现在的年轻人啊,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反正好多人充内行人呢。
      对于袖筒交易这事吧,李令也不陌生,在他小的时候,农村集市上买卖大牲口的,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就是两个人在袖筒里拉手,用手讲价,各自比出自己的价钱,算是最高的手语吧。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都讲究明码标价了,不玩这种虚的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也就不会这一套了。
      也就古玩行里,因为价格高,还容易闹矛盾,所以个别地方还有这种习俗。
      “各位别吵,不是我不懂规矩。”
      “摊主都说了,他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需要什么规矩啊?”
      对于规矩,李令个人是偏向于理智面对的,因为古代留下来的规矩,很多都已经过时了。
      墨守成规没啥意义,他反驳两句,就连摊主也帮着他说话:
      “没关系的。”
      “小伙子,你既然都问了,咱们就当面锣对面鼓的说吧。”
      “你能给多少?”
      老半天了,就没有人表示出购买意愿的,摊主可不在乎什么狗屁规矩,东西能卖出去,能赚到钱,比什么规矩强多了。
      两人一对上话,周围渐渐安静了,别的行业,比如服装行业啊,顾客讲价没什么好看的,可古玩行不一样,水太深了。
      所以,在这一行,连讲价都是一门学问。
      看看长长见识,学习一下也是好的。
      “十万!”
      结果,李令完全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上了个数字,众人意犹未尽啊,都在想,你上来就出价,为什么出这个价啊?
      当然,这个话不方便问。
      若是古玩大市场那种地方,李令这么讲价,基本上肯定会被骗,因为那种地方赝品太多。
      可这里不一样,这里是上流社会的鉴宝沙龙,大家本能的就觉得,这里的东西真的多,价格也高。
     &nbs

第33章 捣乱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