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即便不严重,这件事放在帝京城中那也是天大的事。
尤其是象征圣教百年盛誉的圣殿垮塌了。
不但如此,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象征圣教百年盛誉的圣殿垮塌了,不仅如此,从地里钻出了无数毒虫,密密麻麻地盘踞在圣殿倒塌的废墟上,形成了一个“蛊”字,不肯离去。
一时间,圣殿暗中练蛊的流言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两位皇子除夕夜离奇死亡,而后初一地龙便翻了身的事情也联系到了一起,矛头直指当今皇帝,若非天子德行有亏,上天又怎会降下天罚以示惩戒?
人心惶惶,百姓多有怨愤,流言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候,大相国寺也发生了变乱,大雄宝殿的佛像突然流下血泪,仿佛在悲悯苍生,看不得黎民百姓受苦受难。
与此同时,另有一种说法在坊间悄然兴起,这说起来还与除夕夜两位皇子的离奇死亡有关系。
据知情人透露,除夕夜三皇子突然如鬼上身一般行凶杀人,平王也紧随其后变得诡异,六殿下司辰则以身为盾护住天子,最终邪祟离去,两位皇子被吸了精气暴毙而亡。
随后,宫中从平王府中搜出了一个怪异少年,竟然是前来复仇的南夷皇族人。
他对皇室和天元国下了诅咒,皇室不信,当场将他击杀,可没想到第二日地动后少年的尸体竟然不翼而飞,而现在种种迹象都指明,天元所遭遇的这一切就是他的诅咒灵验了!
动乱过后,百姓聚集,一面交流昨晚的惊心动魄与劫后余生,打听清河县的受灾情况与亲朋好友的消息,一面讨论这传得飞快的流言秘闻。
“可不是,我那看守天牢的大表兄给我说的,明明地动之前那少年的尸体都还在牢中,等到地动后回来再检查,尸体就不见了!”
“莫不是被埋了?”
“不可能,莫说天牢没塌,就算塌了,掘地三尺都能给他找出来!”
“难道真是南夷冤魂寻仇来了?”路人不禁恐慌。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途经此处的明若小师傅不禁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
“哪儿来的小和尚,过去过去。”众人见他独身一人,以为是哪里来化缘的和尚,立即伸手赶他。
明若不为所动,抬眸望去,瞧见斜对面有官兵上了城门,不禁沉吟。
不一会儿,就瞧见城楼上的官兵展开诏书,声音洪亮地唱喏起来,竟是一封罪己诏。
诏书里咬文嚼字的东西百姓也听不懂,还好有路边摆摊代写家书的先生帮忙解释,大约是皇帝将如今地龙翻身、佛像流泪和百姓受苦的罪过都归结于他自己与皇室,承认是天元皇室当年造了太多杀孽才遭到了今日的报应。
“天下治乱,在予皇室,在予先祖……追思己过,悔之何及……”
百姓诧异不已,似乎从未见过如此这般的罪己诏。
便是以往,圣明的皇帝下罪己诏也只会将罪名往自己身上揽,怎么还有将先祖一起拉进来的?
便是皇帝也要遵守孝道的啊。
而如今皇帝这般下了诏书,只能说明当年他们对南夷做的事情当真罄竹难书、不可饶恕!
“愿躬亲自省,以赎其罪……授六皇子摄政之权,暂理朝事……”城楼上,官员还在继续。
有人囫囵听了两句,不太明白,迫不及待地询问说书先生:“怎么还提到了佛子?佛子怎么了?”
代写家书的先生捏着山羊胡子震惊不已,被少年摇着手臂,半晌回不过神。
“师叔,原来你在这里!”正在这时候,一个青年和尚一脸是汗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看向明若。
明若越过他看向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变幻的星象,忍不住叹道:“陛下让师兄摄政,师兄怕是……要入主东宫了啊。荧惑守心,天将大乱,百年灾祸,终显于世。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39章 罪己诏,司辰摄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