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果然林苗听了,回头看了一眼远处那预示着随时可能会下雨的乌云,慢慢的走回到自己地里去了。
      搞这一出,何苦来哉?
      两人回到家,照例把棉花放在放柴火的棚子下面,宋良这才看见了那整整齐齐摆着的十袋棉花。
      “怎会如此多?”不怪宋良惊讶,实在是收获棉花的数量惊人,往年都是三袋,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四袋,而现在加上刚带回来的一袋半,居然勉强可以达到十二袋之多。
      “果然科技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啊。”华桑忍不住小声嘀咕。
      “什么?”宋良不屑的比划道。
      华桑拍了拍手上的灰,笑着说:“就是这么多啊,这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果的。”
      即便知道芸娘说的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宋良却没有想到结果如此惊人,但是看她的样子,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惊讶。
      “今天是晒不成了。”华桑心里已经有了些打算,“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拿出来晒一晒就可以做几套新的被子,剩下的等到冬天还可以做棉衣。”
      “地里的棉柴你就不要砍了,我下次来砍。”生怕自己没有说清楚,她自己又做了,宋良赶紧揽下这个活。
      “也行,等你回来再砍。”宋良下次回来就是两天后,自己这两天刚好可以缝制衣服。
      第二天,等到宋良再回到百草堂的时候,不仅掌柜的,就连那小伙计也热情了起来,“宋哥,你都不知道,你不在这两天,店里来了很多病人,全都是要求找你治病的。”
      宋良看了一眼小伙计,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因为药堂里的人包括掌柜的,都看不懂手语,即使宋良比划,他们也不懂,所以宋良在这里一向只是听着,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写下来。
      那小伙计叫做张顺,原本只是在百草堂里学习抓药的,只是平时有些嘴碎,人却是不坏的。
      看宋良没有什么反应,张顺也不在意,仍然兴奋的说道:“不过掌柜的已经告诉他们,宋哥你今天才会来,估计今天的人会有很多。”
      “还有啊,因为咱们药堂可以免费帮人看病,最近来咱们药堂抓药的人可多了,你没看咱们药堂的死对头已经开始学我们了。”
      “行了行了,咱们是开药堂的,你以为是做生意的?只要对百姓们有益处,随他们去哪里买药,在这干了这么久,你没有看到门口的对联么?”
      掌柜的开药堂是祖上传下来的基业,朝上数上几代的祖先曾是宫里的御医,做到现在,家族中早已没有谁是大夫了,可是悬壶济世的家训从未改变,这四个字至今还悬在药堂的匾上,所
      以即便请宋良过来免费为百姓治病,也并非是为了吸引百姓过来买药。
      听了掌柜的这番话,张顺连忙低头告罪。
      对门口对联上的字,宋良第一次来卖药的时候就看见了,上面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当时就对这家药堂有了些好感,医者仁心,宋良便决定把药卖给这家药堂,现如今,听到掌柜的这番话,更让宋良对他多了些敬重,这敬重并非因为他是长者,纯粹因为他的品格。
      但是事有两面,掌柜的这样做,虽然给那些贫苦大众带来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百姓因为无钱看病而延误了病情,但是无异于是自己陷入众矢之的,这势必会触犯一些人的利
      益——那些专门靠治病救人为生的大夫或者医馆。
      这其中利弊自己都可以看出来,掌柜的不可能不知道。
      但这世道,虽并非乱世,百姓能看好病却并非易事,数额不小的看病费用百姓能不能承担得起暂且另说,只是有些大夫,看待病人本应一视同仁,他们却非达官贵人不救,治病救人还分
      三六九等,实在让人愤然。
      自己虽然不能像掌柜的做到这种地步,但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一位病人尽心救治,力求减轻他们的病痛,不求有功,但求无愧。
      “宋大夫,你可终于回来了,我等你两天了。”
      宋良从思虑中被人打断,抬头一看,正是那天第一个被自己救治的中年人。
      现在无人看病,那中年人便大大咧咧的往宋良面前的椅子上一坐,“吃了您开的药方子,我回了家一吃,便一下跑了三次茅房……”那中年人说着说着,似乎觉得不雅,才堪堪打住,“
      反正,不管别人,在我这,您的医术就是这个。”
      男人说着冲宋良比了一个大拇指。
      被人第一次如此夸赞,宋良虽说不好意思,但也是高兴的。
      那中年人知道宋良口不能言,起初还觉得不靠谱,如今再看,这不言不语的样子,莫名使得他多了高深,对他的医术不由得又相信了三分。
      

第52章 谢宓看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