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70 “藩王叛乱”与“清君侧”[2/2页]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落十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情况,大乾高层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仿佛一夜之间,内忧外患齐齐爆发。
      主导削藩之举的丞相王兆民,早就是被千夫所指,此刻又是被众臣弹劾。
      但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
      老皇帝无意于此,丞相也就依旧是丞相。
      监国太子赵灵峰,此刻正为藩王之乱,而东奔西走、紧急调军。
      待听闻了金国南下的消息,更是一时间头疼不已。
      镇北王的奏疏,由大乾使臣带回了金陵。
      恰如一场及时雨,大旱而逢甘露。
      至于镇北王所提出的巨额索求,一向不太对付的丞相与太子两方,竟然都是一致同意了。
      丞相王兆民为镇北王所控,自不必多说。
      而太子赵灵峰……
      对于他来说,此刻镇北王没有起兵造反,也没有放任北疆人南下,便已经是感天动地、再世英豪。
      他深深被镇北王的深明大义所折服。
      当初,赵灵峰本就不赞同王兆民等人的强硬削藩,这无异于将三大藩王同时逼到大乾的对立面。
      赵灵峰甚至开始在想,王兆民等人背后是不是暗中另有奸人推动?
      还是说王兆民这些人本来就这么蠢笨?
      而反观镇北王。
      在大乾如此危急之时,镇北王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为大乾抵御着外敌入侵。
      真乃英雄也!
      虽然赵灵峰想,这里面可能也有十八妹赵灵芯,在暗中给镇北王引导、吹风。
      但无伤大雅。
      赵灵峰暗暗自愧不如。
      皇宫深处。
      老皇帝赵普瑞一心忙于对【长生丹】的研制之上。
      他看着太子、丞相两方递呈上来大同小异的奏疏说辞,虽心中知晓这里面少不了那年轻镇北王的手段,但是他毫不在意。
      盖上国玺,同意了对北地的军粮钱饷的大力支援。
      随后,继续潜心于长生之道。
      ……
      北疆。
      大灾之年。
      旱灾、蝗灾、洪灾接连不断。
      不单单是大乾的疆域有这些天灾,其他藩王、异国等地,也都是遭遇了天灾。只分严重情况的不同罢了。
      北疆金国,自然也不会例外。
      也正是如此,天灾所致,牛羊减产,金国不得不南下大肆劫掠一番。
      但如今金国的议政王太后,明显要比以往任何一任北疆王都要更加有实力、也更加野心勃勃。
      她兴起全国之力,于此大乾动乱之际,举八十万大军南下。
      目标,可不单单是劫掠些财物粮食即可作罢。
      她所要的,是整个中原!
      ……
      北地。
      军营大帐内。
      面对即将到来的百万军士级别的大战,镇北王正在与麾下将领们商议规划、统筹指挥。
      有镇北军将领于沙盘地图前,集中汇报着这段时间探子搜集而来的情报——
      “北疆的八十万大军,其主力由北疆王太后完颜灵虚亲自率领,直扑北地而来。”
      “另有一路偏师,由北院大王完颜烈率领,约莫二十万人,进攻大乾河西。”
      “还有一路偏师,由东院大王耶律布率领,进攻辽东,但兵力不多,应该是羊动。”
      面对北疆完颜金国来势汹汹的八十万大军,军营之内,各部将领无不面色肃穆凝重。
      镇北王立于沙盘前,冷静部署着手中力量。
      “辽东那里有大片的兽族栖息地,且兽族圣兽麒凌也在那里,他与我北地乃是有攻守同盟之约。”
      “……但麒凌,不可能真的带领兽族为我北地舍命抗击金国。”
      “完颜灵虚肯定也知道此事,她定然是不想将兽族也牵扯到这场大战之中,所以,辽东方向不会是她进攻的主要方向。”
      “河西之地,大乾的边军如今只怕也是靠不住了,但宇文护仍在河西,宇文护是个有能力的将军,应该不会出现太坏的情况。”
      “河套地区狭窄、多山川,北疆人的大规模胡骑无法展开。”
      “如此,真正的决战之地,就只有可能是在北地与北疆的接壤边境之处了。”
      言罢,镇北王手中的标旗落于沙盘之上,正是北地与北疆接壤的那一大片平原。
      众将也皆是心有所感。
      但他们仍是不由纷纷佩服起王上能够在如此驳杂的信息之中,迅速结合地形、势力,分析出了每一处形势情况。
      宛如整个北方的山川平原、势力布局,都早已经被他熟记于心。
      忽有镇北暗卫的密探高层进入帐内。
      来到了镇北王身旁,传递西域消息。
      据西域影刹门副门主凌龙传来的消息——北疆完颜金国,暗中又分出了一支偏师,有意借道西域诸戎国,绕过镇北军防线,奇袭北地后方、河西腹地。
      “好,让他们过。”
      军营大帐中,镇北王转而看着有关于西域与中原地图,径直回答道:“……然后,中途设伏围杀。”
      “……由影刹门率领西域诸戎国的军队,负责此事。”
      密探高层之人闻言提醒,声称——
      “西域影刹门,乃是燕北王宫的一招潜藏暗棋,不能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小人觉得不该暴露。”
      “外敌入侵,现在,就已经是万不得已的时刻了。”镇北王澹而有力的回应。
      ……
      众将领各自领命退下之后。
      密探长张春华,单独面见了镇北王。
      她表示自己作为密探长、同时又作为影刹门的门主,对于西域诸多戎国以及其他势力,都更为了解,也更有威慑力。
      她愿意前去统领整合纷杂的西域力量,为王上此战所用,伏杀北疆的西域偏师。
      镇北王权衡利弊,答应了张春华,并给了她临机自行决策的权力,但仍是要求对方优先保证自身的安全。
      而镇北王身边的密探联系分派,则是由易秋月暂时接过。
      镇北军各营已经纷纷开拔。
      于北方边境各处据点要塞中,准备好了抗击北疆金国的铁蹄。
      幕僚青丝为镇北王提醒道——
      “我们此举,只怕有违当初‘海上之盟,平西王与定南王,怕是会不高兴的。”
      “外敌入侵,本王自然要为大局考虑。他们不高兴,又与我何干。”
      镇北王的话语冷而坚决。
      他同时传令于镇北暗卫以及东南蓬来的凌志等人,“时刻关注南方局势,有任何变动,都需向本王禀报。”
      他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等击溃了完颜灵虚的大军,本王便是要先取北疆、再取中原!”
      镇北王的佩剑锋刃在地图上划过,圈出整个大乾与四夷。
      “……本王要的,是这天下。”
      ……

270 “藩王叛乱”与“清君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