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章大风起兮云飞扬(中)[2/2页]

覆秦从计划开始 守柴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况,他怀疑自己,也是理所应当。
      反正清者自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天。
      更何况,当务之急,也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却听刘邦又道:“你如何判断城中潜入了细作?他们又是从何处潜入的?”
      “城中的细作一直都有,只不过平日隐匿在暗处,不容易被我们发现,至于那些细作是何处潜入的,应该与地下水道有关!”
      “地下水道....”
      刘邦呢喃了一下,不由大为恼火:“该死的赵昆,怎么设计个新城,地下水道修得跟地道似的,这不是摆明了让人偷袭吗?!”
      古代的城池的地下水道,往往都很狭窄,别说是人,就连稍微大点的狗羊都无法通过。
      至于为何古代城池的排水能跟上大部分降雨,水涝。
      主要还是城池的选址,以及水道的多寡决定的。
      一般临水而建的城池,水道多达上百条,四通八达,且每条水道纵横交错,分布在城池地下。
      再加上地势相对高拔,很难被雨水淹没,就算小一点的洪涝,都能轻易避免。
      赵昆修建的频阳新城,却采用了后世全新的布置,采用大函道设计,分主干水道和副干水道,主干水道,采取集中排水,副干水道则通过排水沟,排水管,收集雨水。
      如此一来,层次分明,又不会因为随处可见的水道,影响城市美观。
      再加上新城的建筑采用混凝土与砖块砌成,本身防水能力就很强,所以也就减少了一部分没必要的水道。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邦他们不了解频阳新城,若是了解频阳新城的水道布局,派人扼守主水道出口,赵昆他们也无法轻易得手。
      眼见刘邦恼羞成怒,曹参和夏侯婴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大概过了片刻,刘邦又问:“曹将军有何破敌良策?”
      虽然他对曹参心有怀疑,但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若这曹参出的是良谋,那就拿来用之,若他敢趁机坑害自己,那临死也要拉他垫背。
      曹参不知道刘邦心中所想,听闻刘邦问策,稍微思忖,便拱手答道:“回沛公,这频阳内外城,外城是旧城,有我军十万军卒驻守,内城同样也有十万;
      而秦军也不是真的四面攻城,我看不如固守一处,让秦军无计可施,只要剿灭了城中的细作和那部分袭扰城西的秦军精锐,可安频阳!”
      听到这话,刘邦眉头皱了皱,旋即抬头看向城内,发现果然是外城在喊杀,内城倒是无忧。
      沉默半响,再次下令道;“事不宜迟,夏侯,你立刻去通知申屠嘉、任敖二将,前去西城支援周勃和灌婴,务必将秦军阻挡在城外!”
      “是,沛公!”
      夏侯婴正欲提兵而去。
      猛然间,却见周勃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大叫道:“沛公速走,沛公速走——!”
      “周将军,你不是增援西城了吗,怎么如此狼狈的回来?”
      刘邦见到周勃,不由吃了一惊。
      周勃闻言,泪如雨下,放声大哭:“沛公,末将领兵前往西城,还没赶到,便见大批雷骑冲入城中,后面还跟着数不清的秦军!”
      “他们一边厮杀我军,一边大喊灌将军已死,西城已然失守了!”
      “什么!?”
      听到灌婴战死,刘邦如遭雷击,脑瓜子嗡嗡的响,眼冒金星,隐隐有倾倒的征兆。
      “沛公——!”
      一旁的夏侯婴见状,急忙上前,将刘邦扶住。
      周勃看了刘邦一眼,更是伤心痛苦:“末将听闻灌将军已死,大感震惊,但并未全信,便独自潜入城西,直到在一处街道旁,发现灌将军尸体,才借由小道逃出秦军包围!”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接着道:“末将麾下多是步卒,无法阻挡秦军雷骑但冲杀,只能边战边退,如今秦军已经拿下外城,朝内城袭来!”
      “啊——!!”
      刘邦闻言,恍然回神,歇斯底里大叫一阵。
      灌婴与樊哙,乃他麾下最勇猛的大将,咸阳一战,樊哙负责护送他家小,至今身死不明。
      如今灌婴又战死沙场,怎能让他不癫狂。
      正所谓三军一求,良将难寻,特别是猛将。
      可遇而不可求。
      “灌婴啊!吾的好兄弟啊!你怎么就离刘季去也!”
      刘邦放声大哭,老泪纵横。
      曹参与夏侯婴见状,也是神色一片死灰。
      但当务之急,不是悲怆的时候,既然外城已经被拿下,那内城恐怕也凶多吉少。
      毕竟十万汉军,竟然守不了两个时辰,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由此可知,汉军的抵抗决心,正在锐减。
      这样持续下去,内城的汉军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沛公,如今大势已去,内城狭小,士气衰落,不是迎敌的时候,应速速突围才是!”
      “哈,哈哈哈哈——”
      刘邦苦笑一阵,倍感凄凉的道:“突围?你让孤往何处突围?普天之下,已无刘邦的容身之处了!”
      “沛公不可丧志!”
      曹参断喝一声,急道:“外城虽被攻破,但内城尚且无忧,不如从内城出逃,先往大梁方向奔走,从水道入太岳山脉!”
      “太岳山脉密林山高,只要逃入其中,就算秦军百万雄师,也找不到吾等踪迹!”
      “是啊沛公,只要抵达太岳山脉,便有东山再起之机!”
      夏侯婴听到曹参的话,也随声附和。
      然而,刘邦却苦笑着摇摇头。
      他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他在山中躲过数年,对山中生活了如指掌。
      若是乱世,还可以打家劫舍过活,可始皇帝归来,中原重定,治下肯定比以前更加清明,再想走以前的老路,怕是已无可能。
      更何况,赵昆那小子真的会让自己逃脱吗?
      以他对频阳的了解,又岂会不知道频阳的要害之机?
      所以啊,频阳一失,哪有什么再起之机,偏偏夏侯傻子也就罢了。
      “罢了罢了,我军大势已去,灭亡是迟早的事,我再也不想过以前那种东奔西逃的日子了,那根本不是人受的!”
      刘邦摆手说着,扭头扫视曹参杀人,叹息道:“你们要走的话,都走吧,我与频阳共存亡!”
      “沛公不可!”
      曹参三人大急,连忙劝阻刘邦。
      刘邦苦苦一笑,没再多言,准备回到寝宫,等赵昆到来。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曹参三人见刘邦心意已决,互相对视一眼,当即把心一横,架起刘邦就朝城外奔去。
      “放开,放开本王,本王要在这里等赵昆小儿!”
      刘邦朗声大叫,拼命挣扎,但曹参三人,充耳不闻,只顾着杀出城外。

第四百二十章大风起兮云飞扬(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