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手艺不外传[1/2页]

迟来的美味人生 石三海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锅里漂浮着一粒又圆又大的大螺蛳,旁边还有一些白颜色的煮的胖胖的豆腐干和红色的尖椒,一黑一白一红颜色搭配的倒是蛮好看,却让我有些看不懂。
      老奶奶见我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便跟我解释:“这是田螺,跟我这个如意回卤干煮在一起有滋味的很!“
      看上去这个回卤干平平无奇,却有这么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如意回卤干。
      “搞一碗尝尝吧!”老奶奶笑嘻嘻地跟我说。
      那自然是要尝尝的了,老奶奶拿出一个一次性的塑料碗装了四块回卤干又装了两只大田螺递给我,一股奇香在我的鼻子底下漂浮。
      其实我对这个口味并没有太大的期盼,因为豆制品再怎么做都会有一种豆子的味道,而田螺我也不是不太喜欢的,很少吃。
      我用竹签叉起一块回卤干放进嘴里,入口特别的绵软,卤干里面有很多的汤汁一咬就流出来了。
      汤汁很鲜,有河鲜的味道还有一点点的辣,再仔细琢磨居然还有一些回甘。
      “甘草。”我对老奶奶说
      她有些惊奇:“孩子会吃呢!我回卤干里放了甘草你都能吃得出来!”
      “我也是做小吃的。”我跟老太太说。
      但是奇怪的是老奶奶听完我说这句话,立刻就拉下脸来,向我们伸出手。
      “六块钱。”
      “嗯?”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于非掏了十块钱递过去:“不用找了。”
      老奶奶却从他的口袋里摸了四个硬币拍到于非的手上,然后就转身进去了。
      刚才老奶奶还对我们客客气气的,怎么转脸就变了脸了?
      于非解释道:“你觉得这回卤干味道怎么样?”
      “很好吃,很特别,是我在别处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
      “是吧,别看老奶奶的摊子在这犄角旮旯里,但是生意很好,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老奶奶每天就卤这么一锅,卖完就算。”
      但凡一个有手艺的隐士高人都是这么傲娇,如果是这么无限量的供应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回头客。
      不过我听了半天还是没听明白,老奶奶为什么忽然变脸。
      “你想想看这锅回卤干引的食客不远千里万里地开车跑过来,那自然也有人想学着去,是不是?”
      哦,我明白了,刚才我说我是做小吃的,那老太太肯定是以为我想来学艺或者是偷师。
      “老奶奶误会了,我没这么想过。”我说。
      “可是我有这么想呀!”于非朝我挤挤眼睛,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你不是一直想加一些新品种吗,现在这个回卤干和你的霉豆腐合适不合适?都是豆制品,但是烹调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口味也完全不同,相信食客们一定会喜欢的。”
      原来于非是早就抱着这样的心思,可是那个老奶奶光听到我说做小吃的她就一脸的不高兴了,怎么会教我做回卤干?
      “事在人为,不着急的。反正我在南京还要呆好几天,老奶奶孤身一人老伴早就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远在国外,自然不会传承她的手艺。”
      “原来你都打听好了呀!你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
      “我现在正在做美食专栏,当然要了解这些,这也是我那个朋友给我的素材,我才想着带你来过来看看。”
      说话间我已经把一小碗回卤干吃的干干净净,就连我平时不大喜欢吃的田螺也用牙签将肉给挑出来吃掉了。
      我原来以为这田螺和回卤干煮在一起,煮时间久了肉一定很老,或者是肉都被煮没了,但是出乎我的意料。
      螺肉饱满多汁,并且口感很嫩滑,于非雨霏看我的样子笑着道:“怎样,被这碗回卤干给迷倒了吧?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吃上一次你就忘不了了。”
      的确是这样的,的确是我吃了一次就忘不掉的滋味,难怪老奶奶这么傲娇。
      我看老奶奶似乎非常抵触别人向她学习的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想让老奶奶教我算是比较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于非带我吃了南京其他的小吃,金陵小吃的风味特点是鲜香,滋味浓郁,醇厚,味道不古怪,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我觉得金陵小吃是一种很有亲和力的小吃,温柔温暖,甚至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姿态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食客。
      一个晚上我吃了很多东西,也不知道于非从哪里知道这些美食最好吃的小店,每一家做的都特别好。
      最后于非问我:“你现在是不是有种感觉,即便你吃得很饱,但是回卤甘的滋味始终没有被你后面吃的那些小吃的滋味给盖掉,对不对?”
      他这么一说确实是那么回事,我砸砸嘴还能够想起回卤干独特的味道。
      “这就是如意回卤干的魅力所在,要不然怎么会有

第42章 手艺不外传[1/2页]